Brahma Chellaney:亞洲水資源之爭

2016-12-20
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柏林羅伯特·博世學院研究員
 
AAA

water.jpg
中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水壩。(新華社資料圖片)

亞洲不僅因為海洋權益主張出現矛盾,水資源緊張局勢亦正在升級。 南中國海海域領土爭端吸引絕大部分注意力,事關這威脅到海上航道安全和航行自由,從而影響到域外大國的利益,不過,跨國共用淡水資源爭奪的戰略影響同樣不可忽視。

亞洲的人均淡水資源低於其他任何大陸,根據麻省理工學院一項研究,亞洲面臨的水資源危機將持續加劇,預計2050 年可能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 在這個地緣政治紛爭隨處可見的年代,過份的淡水資源爭奪將嚴重威脅亞洲的和平與穩定。

水資源爭奪戰已經開始,中國是主要的進攻方。 事實上,中國在南海進行領土掠奪的同時還悄無聲息地侵佔了跨國流域資源。 重新設計跨境河流的流動是中國加強控制亞洲的重要戰略部分。

中國毫無疑問有能力執行這項戰略。 該國享有無與倫比的沿岸主導優勢,擁有110條跨國河流和湖泊流入到18個下游國家。 中國同時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水壩,可以毫不猶豫地利用這些設施制止跨國河流流入其他國家。 事實上,中國在流出本土的絕大多數跨國河流上都修建了水壩。

中國絕大部分國際共用水資源均位於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成為中國的領土。 不出所料,青藏高原成為中國水壩建設的新樞紐。 事實上,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呼籲在青藏高原啟動新一輪水壩建設專案。

此外,中國最近切斷孟加拉國和印度北部生命線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支流,用於修建一座水壩,作為西藏一個主要的水電項目。 中國正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上修建另一座水壩,目的是從無到有創造一系列人工湖。

中國還在湄公河上修建了六座大壩,對下游已經造成的影響日漸顯著。 中國不僅沒有克制其水壩建設,反而在湄公河上抓緊修建另外幾座大壩。

同樣 ,中亞大部分乾旱地區供水也面臨進一步壓力,因為中國佔用的伊黎河水越來越多。 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面臨大規模收縮的風險,烏茲別克邊境的咸海也是一樣,不到四十年咸海已經近乎枯竭。 中國還將水調出額爾齊斯河,這條河向哈薩克首都阿斯坦納提供飲用水,河水最終流入俄羅斯的鄂畢河。

對中亞地區而言,跨境水資源流量不斷減少還不是問題的全部。 中國在新疆不斷發展能源、製造業和農業,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就像漢族核心地區的河流一樣,這些活動排放的有毒化學品和化肥污染了區內跨國河流的河水品質。

當然,中國並非唯一一個因水資源引發衝突的國家 ,喀什米爾的領土爭端也是既為水資源也為領土。巴基斯坦短短十年之內,第二次根據1960年印度河水域條約的規定,啟動針對印度的國際仲裁法庭訴訟。 矛盾的是地處下游的巴基斯坦利用這條全世界最慷慨的水資源分享協定,即是保留印度六條河流體系超過80%的水資源,以此作為對付印巴衝突的籌碼。

此外,地處內陸以水電出口為支柱產業的老撾,為了向以中國為首的國家出口水電,剛剛通知鄰國其決定修築發電量為 912 兆瓦的北賓大壩,這是第三個具有爭議的專案。 在此之前,老撾不顧區內其他國家對改變水流自然模式的憂慮,執意推動沙耶武裡和棟沙宏大壩專案,相信今次也不例外。

亞洲水資源競爭不斷升級,後果將遠遠超越地區範疇。 個別亞洲國家因為擔心能否種出足夠的糧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租用了大片農地,並觸發了當地的抗議活動。  2009年,當南韓大宇物流公司達成協議,租用馬達加斯加半數耕地種植穀物和棕櫚油,以供應南韓市場,此舉引發抗議活動和軍事干預,這任民選總統被推翻了。

亞洲水資源競爭對農業和漁業造成很大壓力,既破壞生態系統,並造成地區的不和諧與不信任,這種情況必須結束。 亞洲國家需要澄清該地區越來越不明朗的水資源政治。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建立有效的機制解決爭端,以及更加透明的水資源分享安排協定。

亞洲可以建設一套和諧有序的水資源管理系統,但這套系統需要中國的加入,但 從目前的情況看,似乎不太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6.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