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非:中國文化如何影響外交政策

2017-01-26
何亞非
外交部前副部長
 
AAA

UN1.jpg

無論在理論上還是現實中,和平發展對中國的復興都是必不可少的。 

和平發展是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必然選擇,是在全球化過程中維護中國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就把我們的世界看成一個整體,所有國家和人民都彼此相依。 

從這一觀點出發,中華文化一向推崇和平與和諧,將其奉為治理家、國、天下的最重要因素。 

儒家主張建立的理想社會是人人平等,親若一家。因此它反對“武力征服”。 

道家主張對世俗和物質的東西“不爭”。在處理對外關係時,中華文化指導中國遵循著“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原則,無論富國或窮國、大國或小國均在平等基礎上予以對待,拒絕把戰爭作為將一國意志強加給他國的手段。古代絲綢之路和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都證明中國為世界歷史和全球治理留下了和平與和諧的印記。 

其實很容易明白,為什麼選擇和平發展符合中國與世界最大、最根本的利益。 

過去30多年,中國的高速增長與迅速崛起不只催生出一個現代化的新中國,而且它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為全球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且,全球化為中國提供了和平發展、實現現代化、讓中華民族復興(讓中國再次偉大)的歷史機遇。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成功再次證明,它的選擇是正確的。 

和平發展是也基於中國的社會主義信仰和政治經濟理論而作出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有深深根植於中華文化的中國特色,這始終是中國對內對外政策理論大廈的基石。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參與全球化自由貿易與投資這一戰略抉擇,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範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從一開始就宣布,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資本主義國家。因此,中國永遠不會侵略別國。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發展揭開新的一頁。鄧小平的著名說法是,中國要建設比資本主義更優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社會主義是“和平的”。中國提出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提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的“一帶一路”倡議,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外交所呈現的是對和平發展的堅定信念。 

(2)全球主義與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係VS基於聯盟的世界秩序 

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是中國外交思想與實踐的創新,其基礎是中國的歷史經驗和全球化的現實。 

合作夥伴關係和不結盟共同為國際關係的民主化鋪路。 

中國將繼續奉行不結盟政策,同時廣交朋友,編織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網。 

到2016年底,中國已經同97個國家和部分地區組織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覆蓋到了世界所有主要地區。 

平等、和平、包容與寬容,是合作夥伴關係的三個顯著特徵。 

什麼是平等?從中國角度看,合作夥伴關係是不分貧富和大小的。它不是“主人與僕從”的關係。平等對於任何合作夥伴關係都至關重要,參與國必須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增長模式。 

什麼是和平?那就是合作夥伴關係當中不應該存在敵意或對抗,它的基礎是互利,而不是“零和”競爭。 

什麼是包容與寬容?它的含義是,合作夥伴關係應超越意識形態和制度差異。 

國家無論是否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都可以成為合作夥伴。它們可以求同存異。 

全球性合作夥伴關係是對簡單機械理解不結盟概念的改進與調整。 

不結盟是中國的長期政策,它確立於上世紀80年代,內容是中國“不與任何大國或大國集團結盟”。 

冷戰時期,中國通過採取不結盟政策,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狹窄國際空間裡保持了獨立自主。 

1992年,中國共產黨在它的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中國不同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 

聯盟被視為“冷戰思維”或“過時安全觀”的遺骸,它會增加軍事對抗風險,而不是帶來和平。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加,人們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的期望也在上升。 

中國在堅持不結盟政策的同時,尋求編織一個全球性的合作夥伴網絡。以中俄關係為例,中俄兩國不會結盟的原因如下: 

兩國都無意建立針對第三國的聯盟。 

傳統上,聯盟是在意識形態基礎上形成的,比如北約。中國與俄羅斯之間不存在意識形態紐帶。 

(3)通過提供中國的思想、理念與方案,中國開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 

考慮到這一點,中國作為二戰後建立的現有體制的守護者、貢獻者和建設者,以極大的決心投身到了全球治理當中。 

 

本文節錄自外交部前副部長何亞非1月17日應團結香港基金邀請發表的專題演講。

演說全文:http://cn.chinausfocus.com/foreign-policy/20170123/12124.html 

 

延伸閱讀
  • 6月20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來自20個國家的大使在2022年度大使圓桌會議上就“後疫情時期的全球復甦:趨勢、挑戰與對策”分享觀點。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