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香港政治矛盾深化的新現象

2017-02-28
周八駿
時事評論員
 
AAA

3guy.jpg
兩名特首選舉候選人胡國興(左)及曾俊華(右),圖中為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大公報/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從第一任至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建制派與反對派的分野是清晰的。但是,在當前正在展開的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中,第一次出現若干建制派參選人與反對派合流的現象。

曾俊華和胡國興,分別曾長期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重要職位,均以建制派人士面目參選第五任行政長官。但是,他們爭取成為正式候選人所獲得的提名,卻都是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來自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屬於反對派的委員。

2月17日,曾俊華在公開評論民主黨7名立法會議員全部提名他參選行政長官時稱,這是香港回歸以來民主派議員首次提名給建制候選人。值得討論的是,這一新現象究竟是因為民主黨開始向“建設性反對派”的方向和目標轉變?還是因為曾俊華進一步向反對派靠攏?

2月16日晚,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在解釋民主黨中委會決定向其成員推薦曾俊華為行政長官合適人選時稱,曾俊華能夠團結香港社會,在聆聽意見後願意調整其政策論述,包括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觀點,釋除了民主黨的疑慮。可見,事情的真相,不是民主黨向“建設性反對派”的方向和目標轉變,而是有人進一步偏離建制派。

衡量“建制派”的標準有二,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成員,一是基本政治立場和重要政治觀點與特區政府保持一致,並尊重和接受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權責。相比較,後一項標準更為重要。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屬於身在“建制”,但是,他們不符合後一項標準,因此,被稱為反對派。

為什麼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的若干重要人士會向反對派靠攏?除了因為競選行政長官關乎他們的名譽地位即私心作祟外,還由於他們與反對派有共同的淵源。反對派的重要政治團體,有的成立於“九七”前,有的雖成立於“九七”後、但是其領袖人物在“九七”前已是港英政府培植對象。他們與因為“九七”平穩過渡而由港英政府官員轉為特區政府官員的一部分建制派人士,在意識形態上沒有差異,在與“九七”前的利益和情感聯繫上筋脈相連。簡言之,今天若干建制派人士,他們與反對派在行政長官競選上合流的“基因”早已存在。

然而,為什麼在過去約20年沒有出現二者合流的現象?這與“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相關。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個5年,“一國兩制”實踐是“井水不犯河水”,香港社會主流觀點忽略“一國”而只顧維護“兩制”差異。加之亞洲金融危機打擊使香港遭遇空前嚴重經濟衰退,政治矛盾被經濟問題掩蓋。反對派與建制派中一些人既沒有公開合流的政治需要,也沒有公開合流的政治氛圍。

從2003年中CEPA簽署以來,“一國兩制”實踐進入經濟開始講“一國”而政治依然維護“兩制”差異的新階段。在七、八年時間裡,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先幫助香港經濟走出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再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擴展。但是,到了2011年底,開始發生變化——兩地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引起香港一部分居民反感和不滿。越來越多來自內地的遊客頻繁出入香港,尤其越來越多的內地孕婦到香港分娩,給香港一部分居民帶來不便。內地先富起來的群體成為香港高級消費品市場的主要客源,使香港一部分居民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在香港市場上不斷擴大的內地資本、以及內地居民體現的內地意識形態特徵,與香港傳統核心價值產生磨擦和碰撞。反對派趁機煽動和炮制一波又一波攻擊內地和內地居民的風潮。在特區建制中,開始出現不利香港繼續推進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的聲音。

轉折點發生在反對派發動“佔中”、否決普選行政長官議案之後。冒起於“佔中”的本土激進分離勢力竭力鼓吹“本土自決”和“港獨”,若干建制派重要人士則向反對派明送秋波。

建制派人士呈現“非建制派化”始於去年10月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宣誓風波,緊接著在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中越演越烈。總之,這是反映香港政治矛盾深化的新現象。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