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蘭小子:全港一區獨有的「K巴」

2017-03-11
利蘭小子
八十後巴士迷
 
AAA

KBUS1.jpg
「K巴」是九廣鐵路電氣化後的產物,初時提供免費服務。(筆者收藏圖片)

大埔第九區發展項目早前無論在立法會內、大埔居民間,還是社會各界都引起過一番討論。探討的議題除了是新區會否設有街市外,交通服務亦是另一爭論點,當中新區以及鄰近的富亨邨沒有「K巴」更是爭論點的其中一項主軸。 

說到這裡,筆者發現其實有不少港人,尤其是住在九龍或港島的人會問一句:甚麼是「K巴」?這不難理解,因為現時全港十八區,只剩大埔仍有「K巴」服務。 

kbus2.jpg
「K巴」曾多次轉換車身色彩,當中紅、白、藍三色的配搭由九十年代末沿用至2009年。

「K巴」的正統名稱為港鐵接駁巴士。由於其路線編號全部以「K」開首,代表當年的九廣鐵路(KCR),因此居民會稱之為「K巴」,是九廣鐵路(現時東鐵線)於1983年電氣化後的產物,接駁火車站和區內屋苑。有別於港鐵在新界西輕鐵專區提供的巴士服務,「K巴」初時一直提供免費服務,乘客由中門上落,不用付款,但這安排卻造成濫用,往往有不少非鐵路乘客乘坐接駁巴士路線。直到八達通面世後,技術上能分辨哪些乘客是接駁鐵路,因此由1999年起只有鐵路乘客才能享用免費接駁服務,其餘非轉乘鐵路的乘客就要繳付巴士車資。 

不過這措施亦衍生另一問題。九廣鐵路受發牌條件所限,不能向巴士乘客收取車資,運輸署因此在同年將「K巴」的經營權交予九巴,但就繼續由九鐵提供巴士。縱然兩鐵在2007年合併,這安排一直沿用至今。換句話說,現時的「K巴」是港鐵委託九巴營運,車身需要貼上九巴標誌。 

kbus3.jpg
現時「K巴」是港鐵委託九巴營運,因此在前輪上方和近車尾位置均貼有九巴標誌。 

另外順帶一提的是,「K巴」的服務範圍亦曾遍及大埔以外的東鐵沿線,包括服務火炭站的K11、旺角站(現稱旺角東站)的K15和紅磡站(後期改至尖東站)的K16。但隨著馬鞍山線和西鐵通車,這三條路線已被取消。現時的「K巴」只剩K12、K14、K17和K18行走大埔墟站與區內住宅區,成為大埔唯一的景象。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