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林鄭低民望不足為患

2017-03-27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media1.jpg

香港特首選舉一如所料,林鄭月娥大熱勝出。她雖然一直是熱門,但是支持率只維持在三成左右,不及主要對手曾俊華的五成。很多人擔心林鄭會因為認受性不足而難以順利施政,但是挾高民望上任的前三任特首施政就順利了嗎?要知道無論特首的民望高還是低,泛民的態度都依然故我。 

過去,泛民總是攻擊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但引起的社會共鳴明顯不及這次。因為他們以前推出的候選人,民望都遠遠不及後來的當選者,所以哪怕是普選,他們也沒有勝算。但這次不同,他們終於推出一個高民望的候選人。不過,民意高低涉及很多因素。 

民意不完全理性及可信 

學者對民意的特點早有論述,認為其很多時候不足為信。首先,民意並不完全理性,人免不了有偏見,對自己不甚瞭解的事物,更易受他人影響,從而按情感或狹隘的私利作判斷。 

其次,民意往往是對某一個問題信息不足、瞭解不夠的人形成的意見,一般市民或因對政治不感興趣,或忙於本身的工作,對政治和政策的看法往往是建立在有限的知識基礎上。 

第三,民意中有的穩定,有的易變,也有顯性與隱性的不同。例如民眾對於一些自認熟悉的問題的看法較不易改變;對於較陌生的問題的意見則較易受外界影響而改變。在某些議題上,民意明顯地表現出來,社會上多數人都清楚地表達其立場;在某些議題上,少數人以積極的態度表達其立場,但大多數人則淪為沉默者。 

媒體有意強調或排除某些事件 

一個低民望的候選人勝出,高民望的反而落敗,其實正中泛民的下懷,他們由始至終就沒有幻想過曾俊華能贏,但這卻是日後他們反對林鄭的最佳理由。問題是,兩人的支持率能真實反映民意嗎? 

學者認為,民意可經由政治溝通的途徑被扭曲,從而造成不同的差異,方式多種多樣。在傳播學理論中有所謂的議題設定,認為民意的形成,在大多數情況中,並不是由下而上的意見表達,而多屬精英由上而下的動員大眾。議題設定理論基本上假設,民意形成的過程中,媒體有意挑選或排除、強調或忽略某些事件,其處理方式決定了人們收到訊息之後的反應,進而影響了民意。 

部分人不敢發聲令民意進一步傾側 

德國政治學家Elisabeth Noelle-Neumann發現,一般人若覺得自己的意見與社會上的優勢意見一致的話,為了避免孤立,怕別人以為他的看法與優勢意見不同,會勇於發表意見。若自己的意見與優勢意見是不一致的話,同樣為了避免孤立,他會不敢發表意見。於是就形成強勢意見越來越強,弱勢意見越來越弱的現象,即所謂的沉默的螺旋理論。 

美國政治學家David L. Paletz認為,政治傳播以及媒體會產生一種從眾效應,對於民意亦會產生干擾作用,也就是民眾傾向支持在民意調查中較為領先的候選人。 

由學者的論述可見,媒體在左右民意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香港的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泛民擁有壓倒性力量。所以,無論是林鄭的低民望,還是曾俊華的高民望,筆者都有所保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