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香港非創新友好城市 共享單車難成功

2017-05-04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4.傅霾澈配相.jpg

在國內外已經十分流行的共享單車,日前終於進入香港。不過,除了被惡意破壞的新聞外,共享單車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似乎在香港有點水土不服。在可見的將來,筆者也預計共享單車在香港難以成功,除了很多人已經提及的香港不是一個單車友好城市之外,筆者還認為香港不是一個創新友好城市,而這才是香港的大問題。

與共享單車在香港推出後死氣沉沉的情形相比,國內一推出便引發熱潮,大家爭相體驗,政府也接著跟進推出管理辦法,可見國內對新事物的熱情以及政府務實的態度。香港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可謂截然相反,似乎看不到政府有解決問題的打算,市民也大多沒有嘗試新事物的衝動。而且香港每當有新事物推出,就有一些受新事物挑戰面臨競爭的既得利益者站出來反對。除了共享單車外,諸如Uber、網購、移動支付,沒有一項在香港獲得成功。

立法監管耗時 未企穩已被淘汰

每當有新事物推出,香港政府的態度往往是先制定監管的法例,在制定法例之前可能還要再諮詢一段時間,在監管完善後才允許新事物投入使用。但問題是這個世界的發展一日千里,很多新事物投入市場時,根本沒有人知道它能生存多久,也許市場對此並不受落,很快就會被自然淘汰。但在香港,可能新事物已經被淘汰了政府還在走立法監管的過程。

其實對於新事物應如何監管,全世界都沒有經驗,都是一邊摸索一邊完善監管,從來沒有聽說先立法後投入使用的。須知在辦公室中制定的自以為多麼完善的監管條例,一拿到市場上應用,必然會遇到很多無法預計的情況而問題百出。所以國內外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市場上使用一段時間,任其野蠻生長,然後政府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法規,如在國內已經十分成熟的網約車。移動支付在香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到現在還被困在監管階段。

在香港,Uber已經胎死腹中,因為傳統的既得利益者──的士業極力反對。的士業為了保住飯碗而反對也十分正常,但是政府因此就讓步就值得商榷了。新事物的誕生必然會導致舊事物的淘汰,這是市場規律:汽車的出現,馬車被淘汰;電燈的出現,蠟燭被淘汰;移動電話的出現,固網電話被淘汰。如果當初世界各地政府都選擇保護舊有的既得利益者而拒絕新事物,今天的世界還能如此多姿多彩嗎?的士的服務如果跟不上時代,就應該被淘汰。

人口老化嚴重 新事物不易為人接受

最後則是香港人對新事物的態度也大多缺乏興趣,這需要從兩方面來看。首先,香港是一個服務業發展非常成熟完善的城市,很多舊有事物確實已經非常方便,如的士、實體商店、信用卡支付等,Uber、網購、移動支付所帶來的方便並不是太顯著,難以刺激人們改變習慣。其次則是香港是一個老齡化嚴重的城市,使用新事物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知識,長者較難適應,所以新事物的推廣十分困難,就連十多年前向長者推廣並非新事物的提款卡也是阻力重重,至今許多長者依然喜歡去銀行櫃位排隊,而銀行也只能遷就他們,難以削減人手降低成本。

因此,筆者才認為香港不是一個創新友好城市,同時也判斷共享單車在香港難以成功,但這並不是共享單車的問題,更大程度上是香港的問題,如果不作出改變,未來的新事物在香港依然難以取得成功,這將導致香港在許多方面落後於世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內地曾經一度試過效法西方,把單車大規模商業化,名為「共享單車」。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共享單車概念的風潮誘使多間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它們在市場上大舉集資,然後放置極多的單車於大街小巷,務求盡快霸佔市場的佔有率,致使街道都被擠得水泄不通。隨著共享單車公司一間間的倒閉,數以十萬計的單車頓時變成廢鐵,原本打著環保旗號的生意,最後製造了很多垃圾,過程中亦消耗了不少寶貴的能源,正正是一場經濟及生態的災難。」

    周顯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