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勿忘初心 且行且珍惜

2017-05-09
劉仲達
資深媒體人
 
AAA

walk1.jpg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前夕,京港舉行多場研討會,其中特首梁振英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參加的研討會,主題定為「恪守一國,慎行兩制」。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等分別發言。三人側重各有不同,徐澤唱紅臉,王饒唱黑臉,但強調的都是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 

徐澤主要對近年香港一再有人質疑中央收緊對港政策,「一國兩制」走形變味,作出系統性的反駁。他引述了鄧小平涉港的多段講話,歸納出六個要點,包括: 

香港主權及管治權皆屬於中國、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港、必須以中國主體是社會主義為前提、中央對香港必須保持必要的權力等,指出這是「一國兩制」的初心。 

兩位護法則強硬得多。王振民批評「全世界辱罵中國制度最厲害,不在美國、歐洲,恰恰在香港」,甚至警告一旦「一國兩制」失敗,國家只是損失顏面,香港將損失全部。 

饒戈平強調,僅僅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足以掌控和把握一國兩制的正確航向,必須由中央擔任「舵手」。如香港出現危及國家主權的突發事件,而特區政府本身又無力處理,不排除中央出手干預。 

中央對港政策由「不干預」到「強有為」 

「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也是矛盾的統一。當時京弱港強,中央為了收回香港,好話說盡,承諾高度自治,沒有提什麼「全面管治權」。為了穩住國際投資者,《基本法》列明,除了終審法院及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必須由中國公民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出任外,其他法官並無國籍限制,可在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甚至為了穩住公務員,在《基本法》寫入「公僕薪酬及待遇不低於回歸前水平」的荒唐條文。 

回歸二十年,中央對港政策大約有三個階段:江澤民時代強調「不干預」,井水不犯河水;胡錦濤時代調整為「有所為」;習近平時代高度重視國家安全,進入「強有為」,強調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毋庸諱言,香港確實有人質疑,隨著國家強大,河水犯了井水,「一國兩制」已經走形、變樣。北京則認為這是與時俱進、正本清源。 

恪守一國大前提 慎行尊重兩制  

要令「一國兩制」順暢運行,必須不忘初心。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必須恪守一國。倡導港獨的言論,不能以言論自由視之。至於港獨行為,則必須堅決打擊,使其如過街老鼠。事實上,從「港獨議員辱華風波」觀察,絕大多數港人都明白港獨沒有市場,也不支持港獨。 

兩制應該慎行,也應該尊重。如果香港與北京、上海、深圳一樣,成為中國一個普通的大都市,那麼「一國兩制」也就失去意義。 

鄧小平對「愛國者」定義寬鬆 

徐澤會長在鄧小平講話尋找「一國兩制」初心,用心良苦。鄧公強調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港,同時也說:「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處理這些問題,中央政府從大處著眼,不會拘泥於小節。」換言之,鄧公對愛國者的定義是寬鬆的,要求的是馬馬虎虎的愛國主義,以中間派為主體。 

鄧小平在強調中央對香港必須保持某些權力的同時,也強調「1997後香港有人罵中國共產黨,罵中國,我們還是允許他罵,但是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麼辦?那就非干預不行。」 

也就是說,回歸之後罵共產黨是允許的,只要不化為實際行動。香港太平盛世已久,港人大多「貪生怕死」。支聯會雖然以「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為宗旨,但基本上屬嘴炮。那幾個討論「建國」、「建軍」的港孩,停留在夢幻階段,哪有「唯有犧牲多壯志」的決心。如今,國家已經成為世界強國,對香港「罵共」之聲,完全不必耿耿於懷,從而展現「四個自信」。 

基本法保障 港司法制度行之有效  

「一國兩制」,且行且珍惜。不久前「七警案」宣判,內地一些官媒除了認為判決失當、量刑過重,甚至將矛頭指向香港司法制度和洋法官,忘記了「洋法官」得到《基本法》保障,而且這套司法制度行之有效。幸好梁愛詩一士諤諤,提醒大家「勿忘初心」,指一旦更換所有外籍法官,會有很大影響。 

徐澤會長在提出「勿忘初心」的同時,也強調「堅定信心、保持耐心」。「一國兩制」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中央對港在亮明底線的同時,應該具有高度的戰略定力,展現更大的包容,不為一些雜音所困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立法會19日早恢復對基本法23條草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全體委員會6時30分許通過修正案,並在近7時三讀投票,全體一致通過。 二讀三讀前後大約耗時10

    紀碩鳴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