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政治經濟孰先孰後?一帶一路給出中國答案

2017-05-16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econ1.jpg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共有130多個國家參加,為65個沿線國家的一倍。按照峰會之前中國官方推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來看,「一帶一路」也開始向非沿線地區延伸,呼籲開展第三方合作,即所謂開放式的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互利共贏。這顯示「一帶一路」的意義已經大大延伸,因而其被不少人視為由中國推動的全球化2.0版本,並受到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認可。 

過去西方國家推動的全球化,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時,開出的條件是先治理政府(民主化),再發展經濟。當時西方國家如日方中,因此他們的發展模式被奉為圭臬,發展中國家無論自願還是不自願,紛紛輸入當時被西方國家視為最優越的民主制度,早期的有六七十年代殖民地獨立運動,近期的有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等。但這些國家在輸入西方的民主制度後,基本上無一成功,不但政府一團糟,經濟發展也起色有限。因此西方推動的全球化在這些國家口碑不佳,往往被視為殖民主義的又一次掠奪。 

習強調先發展經濟 不干涉他國內政 

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次論壇上意有所指地稱,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什麼是中國的發展經驗?就是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政府,和西方反其道而行之。中國憑著近40年的成功發展經驗,證明了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雖然其未必人人適用,但至少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多了一項選擇,即所謂的中國模式。當舊路走不通的時候,走一條新路不是十分合理嗎? 

中國人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與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相通之處。當一個人連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對民主和自由是不會有多少興趣的,當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禮節和榮辱後,民主和自由才有牢固的基礎,因此先發展經濟後治理政府的理念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歐美國家的民主制度,也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的,韓國和台灣等後來民主國家和地區,更是先發展經濟後治理政府的典範。 

港應汲取歷史教訓 勿埋首政治爭拗 

近年來,國際局勢愈發動蕩,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等黑天鵝層出不窮。如果梳理其中的邏輯,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脈絡:經濟發展不振――社會矛盾突出――意識形態撕裂――極端激進抬頭。不但歐美國家如此,今天的香港又何嘗不是,但香港的泛民依然堅持已經被證明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西方模式――先治理政府(政改)再發展經濟,道理是不充分的。從歐洲的經驗來看,當極端激進抬頭之後,隨之而來的很有可能是血腥的革命和獨裁的統治,如法國大革命、俄羅斯十月革命和德國希特拉的上台,其代價是極為慘痛的,香港理應牢記歷史教訓。 

香港的第一次經濟騰飛是藉全球化之利,當前則迎來了「一帶一路」這個全球化2.0版本。下一步,香港應該是放下紛爭、以發展經濟為當前首要目標,還是繼續政治爭拗、最終走上革命之路,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