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陸港關係二十年變遷

2017-06-29
劉仲達
資深媒體人
 
AAA

mao1.jpg
近年中港矛盾漸生,甚至發生反水貨客衝突。(大公報資料圖片)

距離產生美感,融合產生摩擦!香港回歸二十年,回顧陸港關係之變遷,由相敬如賓到衍生矛盾,再到一度水火不容,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必然。「一國兩制」是偉大的構想,但同時存有矛盾性、壓倒性,隨著中國崛起,陸港融合加速,磕磕碰碰無可避免,只能在前進中摸索出一條相處之道。 

回歸之初:相敬如賓 

1997年7月1日,香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回歸中國。中央恪守「不干預」政策,放手港人治港,認為「不管就是管好」,港區人大代表甚至被提醒「勿談港事」,牢騷滿腹。廖暉提出港澳辦要當好「守門員」,嚴格限制地方諸侯訪港,直至2000年才稍微調整。記得當年福建省長訪港,可能是回歸之後首位訪港的省長,此間「福建幫」在中環富麗華酒店設宴歡迎,筆者前往採訪,第一次見到那位年輕的省長——習近平。 

回歸之初,陸港其實處於隔閡狀態,可謂相敬如賓。香港由於金融風暴經濟陷於困境,但港人只是遷怒於特區政府,對北京仍然十分恭敬,言必稱「阿爺」。風平浪靜之下,很多跑中港線的政治記者無所事事。 

03之後:有所為 

表面的恭敬並不代表內心的歸服。由於六四事件及其他因素,港人始終對北京不信任,因此當2003年規範國家安全的23條立法提上議程,香港爆發大遊行。中央改變對港的放任政策,在「不干預」的同時強調「有所為」,陸港關係進入新階段。 

當時香港正逢沙士之後,百業蕭條,甚至出現通縮,中央開放「自由行」等系列措施,刺激香港消費,受到港人的歡迎。民調顯示,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上升,至 2008年北京奧運達到頂峰,當年的汶川地震後香港民間捐款高達 130 億港元。 

中國崛起:矛盾漸生 

也許是中了拋物線定律的魔咒,2009年之後,隨著中國崛起,兩地加速融合,內地人口和資金雙雙南下,開始矛盾叢生。內地遊客的爆增,雖然給香港帶來經濟效益,卻令這片彈丸之地負荷日重;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不僅影響了本地孕婦的權益,也出現奶粉荒;數萬億紅色資本南來,刺激香港資產價格節節上升,讓港人望樓興嘆。 

一些港人,尤其是青年將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內地遊客身上,醜化內地人、貶損簡體字、反對推行國民教育。他們開始覺得熟悉的城市變得陌生,甚至產生無力感,提出抗衡地產霸權,維護本土文化的口號,反對興建高鐵等促進經濟融合的政策、項目。他們不滿政治制度,認為現行選舉制度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便於北京控制,要求實行「真普選」。 

隨著國力上升,民族自豪感增強,而香港的競爭力逐步下降,陷於內鬥,內地人也摒棄對香港的仰視,轉為平視,甚至鄙夷,認為港人不思進取、思想狹隘,缺乏國家觀念,崇洋媚外。 

習近平上台:強有為 

雖然「西環(中聯辦駐地)不治港」,但毋庸諱言,隨著「有所為」的加大,西環作為「第二支管治力量」的影響力日益上升。2012年梁振英上台,更被視為「紅色政客治港」。遊行隊伍開始走向西環,矛頭指向中央政府。 

習近平在十八大執政,涉港政策出現重大改變,「有所為」變成「強有為」,將維護國家安全置於首位,並且展開強力反擊,於是就有了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挑明中央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頒布「人大831框架」,為政改定調。 

京港短兵相接,隨後的故事的已是耳熟能詳。先是曠日持久的佔中運動,「港獨」思潮出現,繼而又有旺角暴亂,之後發展到港獨分子進入議會,甚至在宣誓就職公然辱華。北京則重拳出擊,人大常委會釋法,兩名港獨分子被逐出議會。激烈之後逐漸回歸平靜,「港獨」被證明為泡沫,否極泰來,陸港關係也走過最差的階段。 

經濟全球化是趨勢,陸港融合也是一條不歸路,在前進的道路上,陸港關係依然不會一帆風順,雙方都必須易位思考,尋找出一條相處之道。作為香港,必須懂得「以小事大」的智慧,如果不尊重「一國」,不考慮北京和國人的感受,勢必迎來北京更強有力的管控;作為中央,應該展示「以大事小」的仁者之風,保持戰略定力,珍惜香港的獨特價值,萬萬不能將「一國」高於「兩制」,變成「一國」壓倒「兩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政府看來意念多多,有意解決香港的許多積弊問題,就以近年討論得熱烘烘的房屋問題為例,上屆政府有意透過棕地發展、郊野公園地區附近建屋等多管齊下,紓解緊急的房屋問題。到林鄭月娥希望推出與市場價格脫勾的資助房屋,但實際推行仍有不少問題要解決。

    黃洛絲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