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當代香港年輕人想以何處為家?

2017-07-27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IMMIA.jpg

近日與工程界的舊同學聚會,大家不少都在外地工作多年,有些在新加坡忙著高鐵項目,有的在倫敦一邊工作,一邊進修,有的在北京負責地下鐵日常營運等。言談間提到一位好久不見的同班同學,居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一眾同學仔猜了好一會兒,我們才回想起這位同學的名字,然後好奇心驅使,十多個同學擠在一起刷他的臉書近況。這才發現,這位同學幾年前已移民到澳洲定居,正計劃與當地認識的華裔女友共諧連理。  

本身我也是個極愛旅行的人,眼中外國的一切都很美好。日本人著緊生活細節的態度、德國重視規章制度的傳統、美國尊重個體自由的社會風氣、斯洛文尼亞無盡的青山綠水等——幾乎說不上一個討厭的城市。但暫時我又不出一個值得我離開香港,從此落地生根的地方。有時出門公幹一段時間,特別想念香港無可取代的特色和環境。畢竟家人朋友都在,早在這片彈丸之地上的小社區落地生根了。

自古以來,讓人不惜離鄉別井,另覓居所的原因,不過於受到戰火蹂躪,被迫投奔異地、或遊牧民族逐水草面居,尋求糧食資源、或哥倫布越洋過海,為著冒險求新、也有因為婚姻、工作、受政治壓迫等原因而遠走。當國外留學的華人紛紛嚮應中國內地政府的呼籲回國工作,建設國家社會的時候,是什麼驅使香港的青少年拼命地想要往外跑呢?是不是因為外國的月光就是特別圓? 

已移民澳洲的同學的臉書相片中,我們一瞥他新居的圖片,同學仔紛紛給讚。香港地少人多,土地供應向來受限制,住宅土地有限,因此住宅樓宇、商廈酒店通通往高空發展。這已經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了,樓宇面積愈見細小,「奇則」盡出,比四分之一個羽毛球場更小的住宅也動輒叫價千萬。但市民內心不忿的,又單純是不斷變小的住宅與不斷飈升的樓價嗎? 

這些年來,社會對香港政府土地、教育、醫療等民生計劃欠佳的控訴聲此起彼落。有市民呼籲和分享移民的好處,一時讚美新加玻的公屋制度完善,市民無須為買不到的窩居終日惆悵;一時羨慕台灣置業和創業只花數十萬港元便可做到。最多的是感嘆外國的公共空間充足,環境保育得宜,居住條件優越。不少市民積極發掘「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分享他們在泰國、柬埔寨等地方退休置業的可能性。反正各處的樓價都比香港相宜,移民門檻低的所有地方似乎都比香港更適合居住。 

擁有自己的物業是一個實在的事,更相信,更多人追求的是他背後的象徵意義。若居住環境象徵一個獨立思考、歇息、作息的空間,那麼我倒希望新政府能夠多建一點資助房屋,讓年輕人先上車。這幾年的香港,除了因為政治,一頭家的壓力,確實讓人喘不過氣來。 

年輕人想移民,不是不愛這個家,而是不少人寧願離開,找尋另一個舒適一點,生活壓力少一點的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香港在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是全球有統計的國家或地區中倒數第三,平均每名女性只生育1.2個嬰兒。香港持續低生育率的狀況,已對社會整體競爭力構成威脅;人口缺乏新血補充,更令老化問題所帶來的衝擊更顯嚴峻。

    青年創研庫  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