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供應創新高 學者:續要填海造地

2017-07-28
 
AAA

WhatsApp Image 2017-07-28 at 11.18.30.jpg

私樓供應創新高,但學者提醒仍要思考如何增加土地?(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運輸及房屋局數字顯示,截至六月底,一手住宅潛在供應量,增至9萬千萬伙,較三月底多2000伙,再創2004年以來的紀錄新高。但學者指,本港仍需要考慮「造地」,填海是最有效之法。

其中已落成但未出售的貨尾單位,維持於8000伙,建築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共有6.1萬伙。而已批出地皮、可以隨時發展項目的單位,則有2.9萬伙。

單計第二季,私樓施工量共有6000伙,是四年來最多的第二季。按季比較,施工量急升1.4倍,按年亦升1倍。
 
至於上季落成量有4400個,與首季數量一致,按年減少21%。上半年累計落成量有8800個,按年增加近19%。
 
港大學者:填海是最有效「造地」方法
 
私樓潛在供應量增加,但樓價未見有回落,不少學者都歸咎於本港土地長期不足。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填海是最有效「造地」方法,本港現時不少新增人口都是居住在填海得來的土地。政府亦需要大量土地儲備,應付樓市波動,他早前有份參與的港大研究,就建議考慮在船灣淡水湖作填海,增加土地供應。鄒廣榮表示,水塘本來已是破壞自然生態的建設,但強調有關想法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討論。
 
出席同一節目的「船灣新市鎮」構思者黎照昌表示,船灣淡水湖面積達1250公頃,只需要一半地方用作填海,提供30萬個單位。他說,除了填海建屋之外,船灣淡水湖其他地方亦可以增加儲水設施,不一定因為填海而減少任何雨水收集量。
 
林超英:填水塘是「惡夢」 
 
不過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就表明,不贊成提議,形容是一個「惡夢」,因為即使有屋,無水也沒用。
 
林超英表示,淡水湖具重要作用,因為東江水不會即時進入本港的食水供應系統,而是暫存於淡水湖,又說一旦出現旱災,香港不可以完全依靠中國供水,需要淡水湖提供食水緩衝。他強調淡水湖的生態價值較低,但具有康樂價值。
 
市建局開展西營盤項目 料重建後有165個單位
 
另外,市區重建都是增加樓宇供應之法。市建局今日公布將開展西營盤祟慶里/桂香街項目,涉及14個街號,樓宇高6層至8層,於1959年至1978年建成,狀況分別是「明顯失修」或「失修」,是最差或第二差的級別,有生銹、石屎爆裂及滲水等情況,環境不理想。
 
市建局初步建議在地盤提供約830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可建約165個住宅單位,主要是中小型單位,另有400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項目預計在2026至2027年完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