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生:政治案件令新政府面臨新挑戰

2017-08-25
林添生
公共政策及事務顧問
 
AAA

LAM1.jpg
喪失議席的數人在日前集會上發言。(香港電台)

兩宗律政司要求覆核刑期的案件,被安排在同一個星期宣判,同一個法庭、同一組法官,出現了同樣對抗爭者及未來社運發展極為不利的判決。這對公民社會帶來極大的震撼。公民社會的反應甚至比去年立法會選舉時的確認書風波、及宣誓後為褫奪議員資格而進行的人大釋法所帶來的更大。這個政治計時炸彈的威力,可能連政府高層也意料不及。  

周日抗議政治檢控、聲援入獄抗爭者的遊行,被譽為是在佔領行動後最大規模、最多人參與的一次。遊行的聲援對象,包括旺角暴動案的本土民主前線被告、首先被褫奪議員資格的梁頌恆及游蕙禎,他們都有上台發言。這次其實是佔領行動及立法會選舉後,最新一次讓反對派綜合及整合勢力的機會。  

在這次遊行中,大家都發出對「政治檢控」的控訴,聲援被「政治迫害」的受害者,旺角暴動案本土派被告、熱血公民鄭松泰、公民黨陳淑莊、民主黨李永達,沒有誰比誰更高尚,大家都被放在同一張「政治犯」名單,共享抗爭者入獄的光環。  

佔中後非建制陣營出現碎片化

誠然,在佔領行動之後,公民社會對於抗爭方法及論述出現路線分歧,例如在佔領結束後不久,各間大學便出現退出學聯的公投潮。學聯四分五裂,離析分崩,「拆大台、誰都不代表誰」的聲音不絕於耳,分裂思想貫徹了整個反對陣營;加上「港獨」議題被操作,撕裂香港社會,矛盾對立加劇,令到無論泛民或本土派在過往兩年都出現持續的碎片化,令到部份政黨或政團即使在比例代表制之下,亦無法在去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直選中取得議席。  

選舉後,本土派內部充滿互相攻擊,割裂清算之聲此起彼落,這些都令到本身熱衷或關心政治的普遍市民,對政治產生一定程度的厭惡,甚至選擇遠離政治。  

宣誓風波及人大釋法進一步令立法會中餘下的本土派元氣大傷,一方面選民對於曾經寄予厚望的本土派表現搖頭嘆息,另一方面北京及港府亦展現了他們極端強硬的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及從來未有人幻想過的方法,主動入稟法庭要求褫奪宣誓不合格的議員。  

其後梁振英宣布不角逐連任,港獨議題急劇降溫。本年較早前行政長官選舉時,面對在泛民支持者中有極高民望的曾俊華,非建制陣營出現明顯的路線分歧,策略派、原則派、妥協派等等,各自各精彩。雖然到投票日,民主300+聲稱把超過九成的選票投給曾俊華,但亦返魂乏術,未能阻止林鄭月娥當選。行政長官選舉之後,對於非建制陣營而言,就只有加深了不同派別之間的裂痕;對於泛民支持者而言,曾俊華當選之夢落空,則加深了對北京主導的香港政局的無力感。  

判案令部分市民重新關心政治

經歷過往兩年,反對派和公民社會本來的凝聚力及元氣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然而前一星期內的兩宗判決,竟然成功挑起香港人的雨傘回憶,對曾經參與反新界東北發展及雨傘運動的港人來說,律政司的覆核刑期決定及法庭的裁決,實在等如摑了他們兩大巴。部份人重拾當年佔領時毋忘初衷的決心,羅冠聰、黃之鋒、周永康等人在入獄前呼籲港人不能放棄,以即將入獄「政治犯」的身份向港人作出道德感召,為大家繼續應對接踵而來的宣判打好堅實基礎,亦重燃了部份已經死心或遠離政治市民的心,令他們重新關心政治。  

面對著原本形勢不妙、但巧妙地因時局而重整旗鼓團結起來的公民社會,才是林鄭月娥政府的首個真正考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改判三名年輕的“佔中運動”領導者,包括黃之鋒、周永康和羅冠聰入獄;因其參與9·26“重奪公民廣場”分別被判處六至八個月監禁。從最開始,這三人及其他“佔中運動”領袖就一直堅稱,他們的行為是和平的公民抗命。

    龐俊怡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