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從當地社會文化看澳門政府失誤及解放軍入城

2017-09-04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macaua.jpg
駐澳解放軍出動救災。(新華社)

澳門政府請求出動解放軍救災,不少香港人都感覺十分矛盾。出動解放軍可以加快救援,災民減少依靠一個無作為的政府,盡早得救。但出動解放軍將會成為先例,今次是救災,下次會否是平亂。網上各式的陰謀論悄然四起,從傳媒報導,澳門人對解放軍入城並不如部分香港人那般反感或警惕,反而感覺順應時勢甚或表態歡迎。 

澳門當地人的表現或可從城市的歷史文化角度分析,當中不妨參考黃兆輝的「殭屍之城----香港與澳門的社會模式比較」一書,或可更了解香港人與澳門人看事物的不同角度。 

澳門從1553年開埠以來,葡國人在澳門的數目就為數不多,大約在四百多人左右。而葡萄牙當時並非船堅炮利的工業大國,面對大批的華人及當時尚算強盛的明朝政府,葡人一直採取軟功,包括付上銀兩,又協助明朝對抗海盜。來華傳教的耶穌會為了走進東方社會,亦都使盡渾身解數,不斷變通。表表者就是來自意大利的耶穌會教士利馬竇,他向朝廷呈上以中國為世界中心的地圖,又行中式禮儀。耶穌會得以在澳門興建的聖保錄教堂,即大三巴前身,更滲入了不少中國元素。澳門亦有教堂掛有觀音聖母像。對葡國人來說澳門主要為貿易或經商之地,而耶穌會的教士就一心傳教,沒有必要都不希望與中國政府起衝突,漸漸產生出一種折衷主義。 

折衷求存的風氣早在澳門蔓延

折衷主義往後滲入了政治層面,由於葡國人來澳後不少都要與當地華人通婚,所生的下一代被視為土生葡人,但論人數長期屬於社會上的少數,只佔澳門社會幾個百分點。他們被葡人歧視,亦不獲華人社會接納,為了在社會夾縫中生存,於是盡量展現出溫和、謙厚的性格,甚至傾向學習中式的禮儀及語言,方便聯繫社會的多數。雖然在殖民地政府下有不少政策向土生葡人傾斜,他們亦多佔據社會的中層位置。不過土生葡人明白自己是社會少數,澳門亦缺乏天然資源,經濟實力,只靠賭業為生的特質。所以族群沒有明顯出現敵視華人或者自視高人一等的性格,而在葡國政府承認澳門為中國領土,並準備將之交還的時候,土生葡人更與華人地位平起平坐,社會及政治管治層面上彌漫一種自我讓步,折衷求存的風氣。 

所以早前澳門政府無法有效解決水災引發的問題,為官者主動邀請解放軍出手協助,也不失為一種折衷辦法,澳門人未必會有很大反感。 

外界尤其是香港傳媒對澳門政府今次的表現狠狠批評。不過一些上了年紀的澳門人卻未必如此憤慨。因為澳門政治層面上一直抱有「強社團、弱政府」的文化。不少香港人都有印象澳葡政府一直疏於管理,在回歸前澳門治安更亂作一團。而澳門社會多年來賴以有效運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強勁的社團及宗教團體自行管治。 

政府管治能力長期被民眾看淡

澳葡政府對華人社會長期的不聞不問,造就華人團體接管社會發展事務,1966年發生的「一二.三事件」,官民衝突後澳督更要到中華總商會禮堂,簽訂「認罪書」,可見澳門政府一直處於管治上的弱勢。相反華人團體一直是當地民生政策的主導者,在回歸前後社團更趨活躍,由80年代的400多個,到90年代增長至過一千個,尤以華人領導佔多數。回歸後特首何厚鏵雖有較大決心變革,透過官式諮詢渠道削弱社團的影響力。但在澳人治澳自己當家作主的民心下,政府一直維持尊重公眾給予意見的傳統。代表官方收集意見的「公眾服務諮詢中心」收集到的意見由1988年的 3855 宗,增加到2009 年52560宗。所以今次風災過後,儘管政府表現不滯,一代澳門人未見大感驚訝,因為他們一直看淡政府的管治能力。 

正正因為這種強社團,弱政府的傳統,不少官員都來自社團,澳門三大家族馬萬祺、何賢、崔萬祺的後人都於特區政府佔有重要一席。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領導者基本上是雙生兒,對比於香港管治者多來自於公務員系統,而公民社會成員長期被排斥於建制之內。澳門政府與公民社會雙方長期培養出互信基礎。而市民認同政府有責任是平衡多而亂的社團利益,官民同樣抱有共治思維,各人都重視大局為重心態,政治文化上主張富人情味,避免某團體獨大。今日留一線,他日好相見的社區問責文化就應運而生。 

澳門的社會及政治文化多年來不見翻天巨變,這種悠長的歷史及集體文化,會否因為一場風災起了變化?看官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殭屍之城----香港與澳門的社會模式比較 」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日前隨一商會到澳門考察,期間獲得貿促局及政發局的接見。包括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 (貿促局)參觀中葡(葡語系國家) 展廳及產品,從交流中,筆者了解到澳門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橫琴,而大灣區9加2城市聯合發展之勢於通關後互動大大加強。

    陳承宇博士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