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濤:共享經濟 - 集眾人之力挑戰大資本家

2017-09-12
杜柏濤
資訊科技公司創辦人
 
AAA

car1.jpg

早幾年的時候,身邊有朋友加入了一些初創以共享模式運作的公司,仍記得那時的我未有很了解他們的營運方式,亦不太看好這種新的經濟模式。沒想到數年之後,Uber、deliveroo、gogovan等應用程式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人更戲稱是的士司機中的害群之馬令Uber興起。很多人著迷於這種新的營運模式,並認為它在將來有可能取代現時千瘡百孔的資本主義模式。到底共享經濟如何能夠幫助大眾打破資本主義的限制呢? 

現時的資本主義制度著重「擁有」– 從舊時一個人能否儲足夠的錢買車、到今時今日一個人有沒有足夠的信用額去借錢買車,當中未有太多去考慮他是否需要一輛車,或者他本身對於車的使用經驗。過份去鼓吹大眾需要「擁有」一架高檔次的車,正是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利潤、令普通人不惜一切去勞動而製造出來的虛假需求。但如果車不是你的必需品,而你只想在偶然加班的晚上快點回家,想獲得好像有一輛車一樣的靈活度時,共享經濟滿足了你的需求,而你不需要考慮擁有一輛車的成本。同樣的邏輯亦適用於時裝、手袋等非必需品,當價格高到大家都不能去擁有時,何不分享? 

靈活運用資源 打破財團壟斷

現時不少以共享模式營運的公司會透過建立平台去讓服務提供者和買家直接配對,並在交易中收取一定的佣金。這個平台為雙方提供了更大程度的彈性和自主,讓當中的人更能掌管自己生活。以外賣送貨員為例,任何人只要有時間的時候,登上平台就可以知道自己附近有沒有食客下單,想工作時就工作,有其他事情或需要休息時只要登出平台就可以。這種工作模式令學生或退休人士都可以投入勞動市場。另一方面,食店不再需要額外聘請一個員工去送貨,更能靈活運用自己僅有的資源。 

共享經濟的模式可以幫助小店和個體戶打破大企業的壟斷。以食店為例,店舖的大小、坐落的位置和方便程度都會影響他的人氣。一個在人氣最旺最好的大街舖位,租金可以是天文數字:銅鑼灣景隆街轉角地舖的一間小食店月租就要二十萬。只有連鎖企業才能負擔起的高昂租金抹殺了小店的生存空間,不少老店被逼關門或退到小街窄巷中,生意大受影響。但是,共享經濟的興起讓小店的客源不再限於自己的小區內,因為小街鋪能透過平台擴展自己的服務範圍。只要食物質素好,就自然會有回頭客。 

政府需檢視法例與時並進

當然,共享經濟的模式絕非完美無瑕,現時很多法律上的含糊仍未處理好,特別是在責任分配上的問題。在香港,雖然創科局有表揚過Uber為本地創科的一個成功例子,但不久就出現了司機被檢控的案件。但不論共享經濟現時是否合法,它的發展都只會愈來愈快。與其執著要跟從傳統模式和抗拒新經濟模式,政府作為先導者更應及早研究及檢視現行法例,讓香港市場更具彈性和多元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