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還巴士車長們一個公道

2017-10-03
趙婷
本地智庫政策研究員
 
AAA

CITIBUS1.jpg
(文匯報資料圖片)

一個星期前,深水埗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交通意外:一輛城巴在轉角位衝上行人路,結果造成三死三十傷。城巴事後表示,負責的巴士司機已經工作長達十三小時而未有充分休息。 對上一宗嚴重巴士意外是年初時一名城巴兼職車長在藍田駕駛中,巴士突然失控翻側,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兩次意外都與司機人數及工作時數有關,令大眾再度關注最高工時和香港勞動力老化的問題。 

香港十分追求速度和效率,大家坐巴士也不例外。如果讀者有在外地生活過的經驗,香港巴士的班次和運作時間都比很多地方來得多。但如此完善周到的服務,背後要巴士司機們長時間在高壓力的環境下工作。要成為巴士司機,首先要考到相關的車輛駕駛執照,再接受駕駛巴士的訓練。從幾次的巴士意外中,我們都得知道這個行業其實非常缺乏人手,但因為入行有一定的門檻,如果想要高人工更要駕駛深宵的巴士線,因此這個勞動力的短缺不是一時三刻能夠補充到的。而且巴士司機的人工不高,對於有相關駕駛執照的人來說,如果已經有多年駕駛大型車輛的經驗,何不去做貨車運輸司機?

說到巴士司機,就不得不提到機師這個行列。雖說巴士與飛機的操作和載客量有很大分別,但本質上兩者都是相似的。 為了航空安全,我們在法例中有嚴格規定機師和空中服務員的工作時數,但為何對於每天都會見面的巴士司機,我們卻如此輕忽呢?諷刺地說,可能對於城巴來說,甚至是香港政府來說,利潤使得他們抱著「不會這麼倒楣」的態度去提供公共交通服務。 

今次事件中,最涼薄的莫過於「要引入外勞」的所謂解決辦法。的而且確,本地的勞動力老化問題嚴重,要維持「競爭力」(亦即廉價勞工的供應),其中一個方法正是引入更多的人來工作,但這個方法不但未有正面回應社會大眾對於訂立最高工時的聲音,更漠視香港高房價高物價對於外勞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要改變現時扭曲的市場經濟,讓大眾可以有尊嚴地工作,政府是有責任去規管市場去矯正市場失效,而非任由市場無節制地剝削勞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