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權:蒲崗村與新蒲崗工業區

2017-10-06
陳天權
自由撰稿人
 
AAA

SUN1.jpg

城市發展迅速,許多舊貌逐漸消失,唯有靠老一輩居民的口述回憶,再對照史料以作印證。最近為新蒲崗一間長者鄰舍中心培訓一班長者做社區導賞工作,她們年輕時大多數在工廠工作,對當年環境如數家珍。但新蒲崗的前身是什麼,由於從未經歷過,則一無所知。這次培訓課程正好讓她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區,日後再將有關知識介紹給參加導賞團的市民。

要得知新蒲崗以前歷史,首先問為何此區叫「新蒲崗」?有新必有舊,即是先有蒲崗才有今天的新蒲崗。

戰前九龍這一帶有許多鄉村,其中一條是蒲崗村。它背靠蒲崗山,住有戴、陳、彭和林等姓村民。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後,翌年擴建啟德機場,將啟德濱和附近20多條村落夷為平地,當中包括蒲崗村,居民被逼遷走。

最初的機場只是一幅面積171畝的平地,擴建後增至376畝,有兩條互相交叉的跑道,一條名為13/31跑道,另一條名為07/25跑道,可滿足日方軍事運輸需要。

戰後啟德機場繼續使用,隨着航空業的發展,港府於1951年將13/31跑道向西北方延長608呎,與清水灣道(這一段在1963年改稱彩虹道)相交,讓大型飛機有足夠滑行距離。因此每當飛機降落時,有關方面便在清水灣道落閘截停車輛和途人,以待飛機經過。這個落閘位置,就是今天彩虹道與爵祿街的交界。

由機場變工業區

港府曾考慮過覓地另建新機場,但未有合適地方,最後決定在九龍灣填海,興建一條伸出海面、長8,340呎的跑道,讓最新式的噴射機可以升降。新跑道於1958年9月12日啟用,交叉跑道自此停用。

戰後香港經濟正值轉型,有不少江浙實業家攜帶資金和技術來港設廠。1950年韓戰爆發,聯合國實施對華禁運,香港賴以為生的轉口貿易大受影響,商人因此轉向製造業方面發展,工廠及山寨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他們由內地輸入原料,製成產品後向海外輸出。此時正好有大批內地人南遷香港,為製造業提供足夠的勞動力。

港府除了在荔枝角、長沙灣和觀塘開闢工業區外,亦將舊機場部分土地劃為新的工業區,1960年代初建成。當局採用已拆卸的蒲崗村為名,稱該區為「新蒲崗」。

新蒲崗工業區位於彩虹道和太子道東之間,區內的主幹街道是大有街,兩旁設有大型廠廈,包括至今尚存的星光實業廠廈(1961年)和長江製衣廠廠廈(1965年)。大有街兩旁的街道以數字命名,分別是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每當人們提到數字街,就會聯想起新蒲崗。

SUN2.jpg


昔日飛機着陸的舊13/31跑道,已闢為街道,取其諧音名為「爵祿街」。爵祿街以北的數字街是工廠區,以南為住宅區,方便廠商和員工上下班。住宅區街道名字均有吉祥含意,如崇齡、康強、景福、衍慶、錦榮、彝倫、富源、仁愛和寧遠等。當年那些5、6層高的樓房屬中產階層居住,基層人士則在彩虹道對面的大磡村、上元嶺和下元嶺覓地建屋,久而久之形成一片龐大的寮屋區。

6、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初期以紡織、成衣、塑膠為支柱,後來拓展至電子、玩具、鐘錶等多個範疇,部分工序外判給家庭製造,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但當時的勞工法例並不完善,時有勞資糾紛發生。1967年內地文革極左思潮吹至香港,4月新蒲崗大有街香港人造花廠一宗勞資糾紛,令警方和工會劍拔弩張,結果觸發全港暴動,持續逾半年始停息。

曾出現的娛樂場所

當工業進入全盛時期,新蒲崗每當上下班時間,街上行人有如潮水般流動,浩蕩擠擁。食肆、商店和攤檔應運而生,娛樂場所亦隨之出現。1962年新界鄉紳何傳耀和陳日新等人組成財團,投得雙喜街與彩虹道之間的山丘(昔日的蒲崗山)興建啟德遊樂場,1965年1月31日開幕,有摩天輪、過山車、旋轉木馬和咖啡杯等,還設有4間戲院和2個表演台,供入場者欣賞電影,及觀看名伶和歌星表演。這是荔枝角荔園以外另一處給市民消遺玩樂的遊樂場。

60年代的平民百姓,最主要的娛樂是看電影。新蒲崗除了啟德遊樂場的4間戲院外,還有英華(後改名麗斯)和麗宮。影業界人士張梁燕冰於1960年以245萬元投得新蒲崗近彩虹道一幅地皮興建麗宮戲院,1966年8月25日開幕,可容納3,000餘觀眾,是全港座位最多的戲院。開幕當天盛況空前,任劍輝代表一眾伶影星致詞,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簡悅強主持剪綵,蕭芳芳獻剪,胡楓擔任司儀,晚上放映陳寶珠和蕭芳芳主演的《彩色青春》。

相對於荔園,啟德遊樂場始終較為細小,加上區內空氣污染,機動遊戲設施日漸殘舊,生意不及荔園。1977年海洋公園落成後,啟德遊樂場的經營更見困難,結果在1982年4月關閉。兩年後港府在此興建休憩公園,名為「彩虹道遊樂場」。從昔日留下來的螺旋山坡和台階,可以想像這座已消失的遊樂場環境。

SUN3.jpg

工業區轉型


啟德遊樂場的結業,標誌着新蒲崗的工業走向衰落。早在70年代,香港已受到鄰近地區如台灣、南韓和新加坡的競爭,加上土地日漸昂貴,工資不斷上升,令香港不再是低成本的輕工業中心。

1979年中國實施開放政策,以低地價、低工資吸引香港廠商到內地設廠,本地製造業逐漸北移。原有的女工大多轉行至零售和其他服務性行業,男工則有部分參與基建工程。另外,市民的消遣活動趨向多元化,看電影亦未必需要走進戲院。繼銅鑼灣利舞臺之後,全港最大的麗宮戲院亦於1992年3月告別觀眾,拆卸後興建越秀廣場。

新蒲崗已不是勞動人口密集的工廠區,1998年啟德機場搬遷後,對新蒲崗進一步打擊,原本設在區內的後勤基地、空運和物流中心紛紛遷出,廠廈丟空,酒樓結業,昔日人山人海的景象不再復見。今天許多工廈轉型,出租作非工業用途,有部分更已拆卸重建為新式商廈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