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叫中史科太沉重(1)──中西史融合是走不通的

2017-11-02
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資深政治評論員
 
AAA

study1.jpg|
初中中國歷史科開始了第二輪諮詢期。(文匯報資料圖片)

自十月三十日始,初中中國歷史科開始了第二輪諮詢期,此前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提及,初中中史將於下學年起獨立成科,藉此推動中史及中華文化。過去二十年,我在中學、大學都是教歷史的,也參與了不少教材和教育大綱的制定,寫一點想法,相信有益於討論。 

事實上,筆者讀初中的年代,中史的確是獨立成科,但由於三大難──「節數少」、「教學悶」、「內容多」──我們都苦不堪言,老師大多是中文科兼教的,有時連體育老師也下場。當然,如果能遇到一個妙語如珠的歷史教師,那是受用一生的事,這方面可遇不可求。 

「節數少」是一個結構死症。在初中階段,中史科只是主科(中英數)以外的小科,每週上課時間略多於兩小時,和全周共75小時的上課總時數相比,以杯水車薪形容,毫不為過。到了高中,文理分家,大部分理科學生接觸不到中史科,而文科生又可在其他科目如經濟科中選擇,鑑於本地重理輕文,重英輕中的求學傾向,選讀中史科的學生為數不多,而主動選修的更是鳳毛麟角。 

回歸後,香港不少中學都在初中中史「教學悶」上動腦筋,都經歷了一個「跨文明」、「跨歷史」的變革。我也有緣曾參與其中,負責把一間名校的「中史科」改篇為「歷史與文化科」,把中西史合而為一,由猿人說到現代,希望學生能「瞭解全球歷史的演進」。最初的構思是以時間為軸線,把先後次序列出,然後選擇重點施教。當時的校長希望史學教育不要「什麼都是以中國做中心起點」,「團團轉地只注意到中國這條線」,他希望歷史教學能做到「同一個時期,世界各國同時進行的各種活動。」 

理想是美麗的,現實卻很杯具(悲劇)! 

文明以兩河流域為始,到希臘,再到夏商周,這段時期較易處理,因為各文明間的起落易於區分,你方唱罷我登臺。不過,再往下去,問題便來了,羅馬帝國(西元前27年—476年)和秦漢朝(西元前221年—220年)的歷史有所重疊,那我們究竟仍以時間為軸線,還是以文明為分界?而這問題愈往近代愈見嚴重,到18和19世紀,歐洲各國並起、非洲美洲殖民地競逐、中日韓歷史的轉折,錯綜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講解「同一個時期,世界各國同時進行的各種活動」? 

結果,我們只能以學生的能力為前提,以文明為界,避免東割西補的講述方法。但即使如此,學生仍是要在一年內認識一千年的史事、一百位歷史名人和數十個地理位置! 

中國名字還算好記,但一到了西方,什麼畢達哥拉斯,什麼屋大維,地方名如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等,都叫學生痛不欲生,他們的小腦袋根本裝不下。最後,他們只能記得一些趣味古怪的譯音,如《荷馬史詩》或海神波塞(波菜)東。 

這次編修的教訓是,如果不改革教育目標和應用方法,單在課程增刪,不過是新瓶舊酒,而且量更多,質更雜,味道更苦。 

由此可見,在初中階段,我們把中西史作完美的有機的結合,是異常困難,也是勞而不獲的事。 

那麼,出路在哪裡呢?下回再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