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長跑後要注意身體狀況 身體「警號」不容忽視

2018-01-18
 
AAA

808_2588a04281eaad5adb78fa0046ba0685a2557a7b2e94197ff767970b67041697.jpg

不少長跑愛好者都會參加即將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一眾參賽者相信亦已經做好了比賽前的準備。有骨科專科醫生提醒參加者,比賽後如出現持續肌肉痛、又或者個別部位集中出現疼痛便要多加留意,可能是身體受傷的「警號」,不容忽視。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潘啟忠醫生指出,劇烈運動後最常見的是肌肉痛,肌肉痛主要分為兩種,「急性肌肉酸痛」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復原。而另一種「延遲性肌肉酸痛」通常出現在平日較少運動的人身上,原因是平日較少參與跑步運動,或訓練不足夠,用不慣那組肌肉導致。
 
 「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痛楚不會即時出現,通常會在24小時後出現肌肉痛的徵狀,主要出現在下肢及大小腿等部位,維持約兩至三天,只要適當處理五至七天左右便會逐漸減退。潘醫生指出︰「跑完不要即時停下來或者躺在地上,建議先讓自己有10至15分鐘纾緩時段,讓肌肉在劇烈運動後能慢慢適應,保持身體的血液循環及體溫。」運動後亦可以補充含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飲料,亦有助身體復原。
 
stress01_meitu_1.jpg
「壓力性骨折」出現原因是在短時間內運動量突然增加,重覆的動作會產生壓力,令個別部位出現微小的骨折。網絡圖片
 
 如果出現「延遲性肌肉酸痛」,在2至3天內不建議再跑步。比賽後4天,建議只進行步行或緩步跑等輕微運動。比賽後一星期才可開始輕量訓練。如果在5至7日後痛症有增無減,便要留意可能不是簡單的肌肉痛,有可能是拉傷、韌帶或軟組織受傷,如痛楚持續要考慮向醫生求醫,因為可能是出現並不常見,但比較嚴重的「壓力性骨折」。
 
 「壓力性骨折」出現原因是在短時間內運動量突然增加,重覆的動作會產生壓力,令個別部位出現微小的骨折,有關情況在跑步運動中最常見,出現的部位主要為小腿骨及腳板第二或第三節的蹠骨。
 
 潘啟忠指出︰「與一般的肌肉痛不同,壓力性骨折的痛楚主要集中在一個部位,只要停止運動便不會痛,但只要再運動又會出現痛楚,要透過照X光或素描才能發現。」出現「壓力性骨折」,只要停止運動休息一段時間,大部分患者都會自已復原,骨折地方便會自動愈合。所以如果劇烈運動後,身體情況或症狀有增無減,便要向醫生尋求協助。
 
 
01200000028182136324394030963_s.jpg
 
延伸閱讀
  • 今時今日網購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選購琳瑯滿目的嬰兒用品,但人手編織的「溫暖牌」當中包含的心意始終是無可比擬。今年是狗年,瑪麗醫院婦產科聯同義工小隊親自設計及編織一批狗仔造型冷帽,配以特別裁剪的防走光餵奶巾,以「福袋」形式在初一至初三期間送予初生嬰兒和新手媽媽,祝福她們的同時亦鼓勵母乳餵哺。

    醫院管理局  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