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新加坡淡濱尼天地成功 反思房署及康文署功能

2018-01-24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SING1.jpg
去年淡濱尼天地開幕,屬於區內綜合大樓,集合體育場,圖書館,緩跑徑,生態花園。 (Wikimedia Commons)

早年在新加坡工作,曾經在東面的小鎮淡濱尼住上兩年,深深感到當地在新市鎮規劃和配套都比香港來得好。當時租住在一間組屋,樓齡約三十年,屬一房式單位,約三百多呎,租金六千五百元。區內設施非常完善,有籃球場,組屋群有偌大的遊樂場,也有不少小店售賣日常用品。筆者經常跟朋友在樓下的咖啡店和熟食中心,品嘗肉骨茶和魚蛋粉,不過就是幾塊錢。附近有大型巴士站,差不多有十條巴士線來往機場,市中心及東北面城鎮,四通八達。而且在組屋群對面,分別是兩間中型的商場和民眾俱樂部。 

類似的城鎮規劃昔日也見於彩虹坪石,鑽石山龍蟠苑、沙田禾峯一帶,但回歸後真的沒有指標性的公共屋苑和社區規劃。反觀新加坡政府沒有停下發展步伐以照顧市民的生活需要。去年淡濱尼天地開幕,屬於區內綜合大樓,有體育場,圖書館,緩跑徑,生態花園。在底層有適合小朋友玩樂的遊樂場,也保留了偌大的公園讓居民休息。對比起香港,領展趕絕了街市、小店和舊區的雜貨店,在淡濱尼將近四十年的市場和小販中心不但保留下來,還翻新了。領展看的是租值,但新加坡市鎮政府看的是社區的生命力,而這個中心我也留下不少足跡,確是區內居民生活聚散地。一杯地道奶茶、馬拉炒麵都勾起不少回憶。 

港地區部門未能支援居民需要

這樣一個集合了政府部門、機構,以及多元化設施的中心,不但會讓淡濱尼引來更多人口,也讓一個舊城鎮再度注滿生氣。對比十八區的民政事務總署、康文署和房署,服務中心和辦事處四散,很多時候居民求助無門,假如大家想訂場,要炒飛,想睡在草地,被禁止,想找政府官員幫忙,要打1823。反觀,淡濱尼的居民只要去到一站式公共服務中心,就可以聯絡到人民協會、建屋發展局、體育理事會等機構查詢及尋求協助,同時中心也有24小時電子櫃台,方便居民在非辦公時間尋找幫忙。 

相信本地球會也會羨慕,何以新加坡一個城鎮可以容得下一個5000名觀眾的球場;香港劇團會質問,何以人家會有表演場地;新婚夫婦也會問,為何獅城的屋邨大得有室內外遊樂場,還有六個游泳池。 

回望香港,我們不是沒有好的工程師,城市規劃師,也不缺乏有心的區議員和社區主任,只是政府沒有決心,也沒有藍圖,更沒有給予足夠權力和資源給地方部門,去把十八區搞好。期望現屆政府繼續多派員到新加坡考察,與當地的官員交流學習,把學到的,看到的,應用在本地社區,為市民建設美好的家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喜見香港回歸廿五年後出現「二次回歸」的思潮,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房策,能從管治思維上大為改革,以為巿民安居樂業為己任。除了要摒棄路徑依賴的官僚作風,亦要像新加坡一樣有當家作主的自治思維,有解決香港房屋老大難問題的決心

    姚潔凝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