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國偉:調低居屋售價,亦須檢討居屋定價機制

2018-02-13
招國偉
公屋聯會總幹事
 
AAA

HOME1.jpg

房委會將於2018年,發售新一期居屋,合共4,431個單位,包括位於長沙灣、啟德以及東涌等地區。房委會建議調高白表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單位售價仍會沿用市值七折定價,售價介乎160至630萬元不等。售價對於一般市民來說,並不容易負擔,房委會應調低相關的售價,更須要檢討整個居屋定價機制,與市值脫鈎,惠及更多中低收入家庭達成置業目標。 

是次居屋單位多位處於市區地段,由於私人樓宇價格已連升21個月,更連續14個月破頂,售價高已屬預料之內。然而,房委會仍以市值七折作定價,平均呎價已接近10,000元,是居屋計劃以來的歷史新高,而40多平方米的單位售價亦突破400萬元。筆者對於折扣仍“企硬”不變表示失望。對於市區地段的居屋單位,房委會應提供更高的折扣,或作六折發售,以減低市民的置業成本及負擔。 

在是次居屋計劃中,仍舊維持綠白表申請者配額比例為50:50,筆者同樣表示失望。自2014年恢復出售居屋以來,除2014年計劃的綠白表比例為60:40外,其餘兩次均為50:50。參考過去多期的居屋計劃,白表申請者反應相當熱烈,超額申請倍數眾多,反映了市民置業的殷切需求。再者,房委會於上月已通過“綠置居”計劃恆常化。綠表人士日後除了居屋外,也可透過購買綠置居單位作流轉,折扣也會較居屋為高,房委會亦計劃會於今年底發售新一期“綠置居”單位。因此,在今期居屋適量增加白表申請者的配額比例,如白表比例提高至六成,回應更多白表人士的置業訴求,是合適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居屋的定價機制中,由於私人樓宇價格高,令白表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要求同樣飆升,申請門檻提高令更有負擔能力的人士獲申請資格,在水漲船高的關係下,即使居屋售價較高,負擔能力的基準也會符合規定,成為了一種吊詭的結果。房委會曾於2012年探討過新居屋的各項執行細節,但最後仍沿用傳統的居屋政策。居屋的申請資格及售價不斷上升,將會模糊了居屋的功能,是為較低收入的人士提供置業機會。再者,現屆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已提出了新的房屋階梯,預計在年中推出“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的內容,為較有能力的人士提供置業選擇。筆者認為,應探討居屋的定位,而非愈行愈遠,把居屋“夾屋化”、“煥然壹居化”,以中低收入家庭作為主要的銷售對象,以他們的負擔能力作為釐定單位售價的基準,不應再被市值掛鈎牽著走。 

最後,筆者留意到在是次銷售計劃中,只有約37%的單位屬於實用面積41平方米或以上的較大單位,而有63%的單位屬於小型單位,介乎25.8至40.1平方米。這對於欲改善居住質素或環境的市民,大大減低了購買的誘因,日後應在居屋單位的設計上,增加大單位的供應比例,在覓地建屋的同時,也不能只追求數量上的達標,也要顧及居住的質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