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權:東正教傳入香港歷程

2018-02-14
陳天權
自由撰稿人
 
AAA

tung.jpg

因神學觀念分歧,基督教會於1054年分裂。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方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稱為「羅馬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方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稱為「正教」,俗稱「東正教」。1517年宗教改革,西方教會又再分裂,導致新教誕生。如今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

公元4世紀時,基督教會在羅馬(Rome)、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安提阿(Antioch)和耶路撒冷(Jerusalem)等5個主要城市各設立一個教區,由牧首管理教區事務。1054年分裂後,羅馬教區屬西方教會,以教宗為最高領袖,其他4個教區屬東方教會,各自保持牧首制,互不統屬。

由俄羅斯至香港

近代天主教和新教傳教士經海路來華,先到澳門或廣州立足,繼而北上。東正教教徒主要取道陸路前赴中國,首名神父於康熙年間來華。當時俄羅斯向西伯利亞擴張,與大清發生軍事衝突,1685年清軍攻入雅克薩(俄文名阿爾巴津,Albazin),將59名哥薩克(Cossacks)俘虜帶回北京,編入鑲黃旗,賜予中國姓氏,駐守東直門。其中一人為東正教神父,他獲皇帝允許將一座關帝廟改為東正教堂,名為「聖尼古拉教堂」。這是中國第一座東正教堂,北京人稱為「羅剎廟」。

這位神父去世後,俄羅斯於1712年在華成立東正教傳教團,牧養北京的哥薩克人。1858年中俄簽訂《天津條約》,俄國東正教徒可以進入中國自由傳教,但傳教團因缺乏經費,沒有擴大活動範圍。

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島後,天主教和新教傳教士隨之而來,紛紛建立教堂。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的紅軍推翻沙皇,建立蘇維埃政權。大批反對布爾什維克的俄羅斯人逃離家園,經西伯利亞來到中國,1920年代中期達至30萬人之多。他們普遍被稱為白俄(White Russian),大多是東正教徒。在華的傳教團為了加強對他們的服務,開始建立教堂。

香港首位東正教神父

東正教徒最初在東北地區生活,後來南下上海,之後再到香港謀生。隨着居港的俄羅斯僑民增加,在華的傳教團於1934年派遣大司祭(神父)來港牧養他們,同時兼顧廣州、澳門和馬尼拉的事工。這位神父叫廸米特里·烏斯賓斯基(Dimitry Uspensky),曾在北平服務7年。他獲聖公會聖安德烈堂允許在該堂舉行崇拜,其後在中間道8號設立祈禱所,名為「香港聖彼得聖保羅教堂」。日本侵華後再有一批俄羅斯人來港,1940年代初廸米特里神父有計劃興建一座永久性教堂,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擱置。

戰後東正教徒改在九龍塘雅息士道12號進行崇拜,此時中國的俄羅斯傳教團接受了莫斯科牧首區管轄,但香港的僑民不願意投向蘇聯,許多人因此移民他國。教徒由戰前的300多人減至1955年的85人,建堂計劃無從談起。

1970年1月17日廸米特里神父病逝香港,離84歲生日僅差一天,下葬香港墳場。堂區全體會議決定不向莫斯科宗主教區尋求財政援助,並關閉香港的教堂,剩下的資金撥作慈善用途,聖像和用具運往澳洲,東正教在港的36年活動自此結束。

Br1.jpg

今天漫步香港墳場,不時見到墓碑上的正教十字架(Orthodox cross),所葬的主要是俄羅斯人。正教十字架與西方教會的拉丁十字架不同,它有三條橫木,中間一條較長,是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雙手擺放的地方。最高有一條短橫木,用以寫上耶穌的身分和罪名。下方還有一條短橫木,代表耶穌腳踏之處,它呈傾斜角度,右邊指向上方,代表天堂;左邊指向下方,代表地獄。

據研究香港墳場的歷史學者Patricia Lim統計,墳場內大約葬有108名俄羅斯人(相信不止此數),當中63人是1949年後從中國逃來香港的白俄難民。最久遠的可追溯至19世紀末,大部分在1950年至1970年之間下葬,包括廸米特里神父及其妻女。這些墳墓記載了一群俄羅斯人在香港生活的歷史,今天我們在餐廳喝的羅宋湯和吃的俄式食品,都是拜他們所賜。

東正教重來香港

香港的東正教堂關閉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神父到來。直至1996年11月,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區(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在港註冊成立「正教會普世宗主教聖統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教區」(Orthodox Metropolitanat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East Asia),同年12月選出聶基道(Nikitas Lulias)為首任都主教,停頓多時的東正教活動在香港復現。

初期教徒約有100人,教會借用不同地方進行禮儀。1999年有教友捐出中環環貿中心一個商業單位,自此有了固定的禮拜堂,就是「香港聖路加正教座堂」(Saint Luke Orthodox Church in Hong Kong)。目前教徒增至約200個家庭,有希臘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埃塞俄比亞人、美國人、法國人和本地華人。

到2003年,莫斯科宗主教區(Moscow Patriarchate)亦派遣司祭迪奥尼西·波茲德尼耶夫(Dionisy Pozdnyaev,中文名叫遲秋農)來港服務俄羅斯東正教社群。第一年的禮儀在聖路加座堂舉行,翌年租用其他地方,2008年正式恢復建立「香港聖彼得聖保羅教堂」(Saint Apostles Peter & Paul Orthodox Church in Hong Kong)。

Br3.jpg

香港兩間東正教堂都使用商業大廈單位作為祈禱殿,裏面劃分了至聖所(sanctuary)和中殿(nave)兩部分,之間豎立一幅聖幛(iconostasis),作為分隔現實世界和天國的象徵。四周掛滿色彩奪目的聖像畫(icon),讓教徒祈禱時更能集中精神。

香港的東正教徒來自不同國家,有部分是華人,舉行禮儀時要使用多種語言。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都主教為希臘人,以希臘語為主,唸主禱文時則先用英語,接着是希臘語、廣東話、普通話和其他語言,短短的主禱文用上不少時間誦讀。莫斯科宗主教區的大司祭為俄羅斯人,祈禱和誦經以斯拉夫語為主,亦會加插英語和廣東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