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補選結果為民主派敲警號

2018-03-14
王永平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
 
AAA

11a.jpg

前日舉行的立法會補選是建制派與民主派雙方總動員的一場對壘,結果是民主派在3個地區直選議席中奪得兩席,而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的功能組別上,建制派則奪回在上次失去的議席。表面看來,建制派和民主派各得兩席,打成平手。細心分析,以反DQ成功團結不同立場的派別的民主聯線,其實是吃了一場敗仗。

先談建築等功能組別選舉。上次姚松炎勝出,除了是本身具備專業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因為3人爭逐,導致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在今次單對單的補選上,假如姚松炎重披戰衣,他可能有機會拿到被DQ的同情票。但民主派卻派出缺乏小圈子人事關係的司馬文,單憑反DQ的口號,不足言勝。此外,姚松炎空降九西,在沒有地區工作履歷下,僅以不到百分一投票率的約2,000票落敗,可說是有交代。

至於其餘兩個直選地區,民主派的范國威在新東勝出,但得票率不過半。假如屢敗屢戰的方國珊不參與今次補選,民建聯的鄧家彪有機會取勝。在港島區,代替被選舉主任DQ的周庭出戰的區諾軒,以多出不夠一萬票擊敗新民黨的陳家珮,區承認這是慘勝。

今次民主派以反DQ、全取4席為統一競選口號,有兩個問題。一是高估選民對議員宣誓被DQ的不滿情緒。其次是過於自信。相對之下,建制派今次選舉策略做得相當成功。除了在建築等功能組別派出資歷深的謝偉銓外,在九西出選的鄭泳舜和在港島出選的陳家珮,個人質素不錯,結果鄭「爆冷」而陳僅敗。隨著祖國愈來愈強大,擁有龐大資源的建制派有極大空間繼續培養專業背景的青年才俊參選,爭取中產人士的選票。

今次補選揭示民主派相對建制派的得票率比例持續下跌,由之前的六四比下降至上次立法會選舉的55比45,到今次兩者僅幾個百分點的差距。今次補選的整體投票率為43%,低過以往補選,反映支持民主黨派的選民沒有因為DQ事件而積極出來投票。

將來還有兩個DQ議席的補選,民主派應如何部署,突破困局,另文討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am730》。

延伸閱讀
  • 有政界中人因此分析,北京對這次香港立法會補選可能會採取折衷的方法,即允許多於四人參選,但四個議席之中有數個名額會是內定,其餘議席則由其他參選人公平角逐,候選人必須靠個人實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戴慶成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