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歡:在南亞人小商戶當中尋找獅子山下精神

2018-03-22
何偉歡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項目主任
 
AAA

ck1.jpg

香港教育大學主辦的【閱讀香港】講座系列最近一次(3月10日)的對象是由郭儉和羅金義撰寫的《獅子山下的南亞小企業》(香港的中華書局出版),題目很是有趣。我們對南亞裔人士的了解不多,南亞裔人士的「小企業」更是少有聽聞;最為人熟悉的「獅子山下」卻是用來形容我們不熟悉的「南亞小企業」,當中有趣的關係,在閱讀本書後有所領悟。 

回想起筆者對南亞裔小商戶的最初認識,大概是來自大學時代跟友人到重慶大廈食咖哩:不一樣的面孔,不一樣的語言,這就是我與南亞小商戶的第一類接觸,當時甚有一種置身外地的感覺。其實,香港自開埠以來便是一個移民社會。然而社會人士對移民的認識卻十分狹窄,很多時把移民定性為來來自內地的新移民或是外籍傭工。講座主持人呂大樂教授指出,香港人對移民的態度很多時都是視而不見、見了也不會主動接觸了解;甚至對朝夕相對的家傭姐姐,我們對她們的文化、生活習慣也不甚了解。南亞裔小企業家這個名詞,我們更是陌生。然而羅金義指出,19世紀以還,南亞(主要是印度人)本來就是以做生意為主,當時大部分華人只是「打工仔」,自工業化起飛之後,這個情形才慢慢出現轉變。其他城市研究移民,都會了解小商戶的情況,很多移民(包括中國人)都會在陌生環境下經營小生意來謀生,甚或藉此創造社會流動機會。香港的情況有點不一樣,鮮有研究他們的經濟活動;早年香港也有一些英文文獻研究印度人的出入口、貿易等商業活動,但其他族群的不同經濟活動則少有涉獵。郭儉也指出,南亞小商戶的存在、對香港社區經濟的貢獻長期被忽視,就連負責支援少數族裔的民間機構也對她要研究南亞小商戶而感到奇怪,認為他們的「企業」對香港經濟不太重要。兩位作者正好填補這個研究缺口,透過訪問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人的小企業,讓我們對這個被忽略的群體有更多認識,從而對香港社會有一個更完整的了解。 

書中其中一個成功南亞企業家KK,是第二代移民,一個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年輕人,在香港「指定學校」上學,年少時常進出差館,需要社工跟進,是典型的暴風少年。中三後投身社會,在二手手機店鋪打工,幾年後自立門戶經營自己的二手手機貿易,主攻南亞、阿拉伯甚至非洲國家市場。當提到二手手機市場,主流香港人只會聯想旺角先達廣場,但KK未曾想到旺角分一杯羹,反而看中被主流忽視的市場,利用自己南亞裔的優勢,成為一個成功的跨國商人。這種靈活變通的營商手法,確實有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奇蹟期間的企業家影子。 

「告別創業精神」的新一代 

當然,KK這類成功例子不多,大部分的南亞小商戶以賣雜貨、民族服飾等小店為主,收入僅足糊口。郭儉與觀眾分享了一件田野研究時的趣事:由於語言不通,她需要雇用翻譯員協助訪問,其中一位是尼泊爾年輕女孩子,在閒談時向郭儉表示不明白:為什麼上一輩人要做生意為生?她認為「正正經經」找一份工作打工,才能融入社會。新一代香港人不再熱中於創業,也不是少數族裔獨有的想法,主流華人也不相似?事實上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人少數族裔營商的數字近十多二十年一直下跌;而有學者的研究也透露香港人已「告別創業精神」,現今年輕人都希望做「打工仔」,這關乎新世代價值觀轉變和近20年營商環境愈見艱難。 

少數族裔商戶在缺乏資源、知識、文化和語言條件之下,處境更差,因而很多南亞裔第二代都不願意承接上一代的生意。這是否是一個「普世」現象?羅金義提出不同的觀察:其他以移民為主的國家,政府有不少政策去支援移民成為小企業主,使之得以自力更生,長遠亦能減低他們對福利的依賴,亦有利於社區經濟,是一種互惠互利之法。英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表現尤其突出,令少數族裔移民的創業數字甚至遠超本地人;鄰近的台灣也有一系列政策幫助少數族裔創業(例如越南移民),從構思、實行,及至後期支援,都清楚有序。講者以融資為例,說明其他國家如何為少數族裔營商提供支援,需知族裔經濟需要的彈性比較大,但在香港不論是政府或銀行都不太願意彈性處理他們的需要,以致少數族裔商人經常不能從正常途徑借貸。 

政府應支援少數族裔營商 

現今全球經濟流動性愈來愈大,當移民愈來愈多,人口構成愈來愈複雜的時候,香港政府的政策卻不外保守態度,使南亞小企業的情況雪上加霜。郭儉補充,香港政府的政策取態正好反映他們對少數族群如何融入社會的理解:他們認為要讓少數族群融入社會就只是要他們好好上學,學好本地語言,然後找份工作,因此對少數族裔的支援偏重於上學、語言訓練和職業培訓,營商從來不被視為融入社會的方法。 

縱然條件如斯困難,但細讀書中六個南亞小商戶的故事,看到他們默默地在香港經營自己創立的小生意,用自己的方法自力更生,縱然是被邊緣的一群,大家卻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本地華人近年一直在尋找的「獅子山下精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