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何處無炒家

2018-04-03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a27.jpg

立法會“311”補選結果塵埃落定後,政壇頓時寂靜了下來。這些日子裡港人討論最多的話題,不是政治,而是因著名「棟篤笑」藝人黃子華復出而牽扯出的事情。

事源在香港人氣極高、多年沒有公開表演的黃子華,早前宣布7月重出江湖,引起了粉絲高度關注。主辦單位在3月26日公開發售門票,掀起全城一股撲票潮。但當大部分粉絲投訴買不到門票之際,網上卻有“黃牛黨”發貼,聲稱手上掌握大量門票,將原價數百港元的門票炒高逾10倍至逾萬元出售。

事件在網上引起大批網民批評。黃子華也忍不住自拍短片上網,公開呼籲特區政府正視“炒黃牛”問題。他氣憤地質問:“我們團隊也沒有門票,為什麼黃牛黨會有門票?他們說是從內部認購管道得到這些門票,我是不是要報警或者到ICAC(廉政公署)舉報?”

然而現實的另一面是雖然香港《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第六條,列明若以高於原價炒賣持牌公眾娛樂場所門票即屬違法,將被罰款2000港元,但罰款額相對於黃牛黨成功賣出一張黃牛票的利潤,實在微不足道。何況,政府轄下的場地包括紅館等,是豁免不受這條法例限制。這也就是說,除非涉及詐騙或其他刑事問題,否則在網上炒賣黃子華演出門票並不違法,警方也無可奈何。

這一場門票炒賣風波最終如何解決,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事件也再次揭露出香港除了是“購物天堂”、“美食天堂”,也是有名的“炒賣天堂”。

有香港保險公司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理財心態調查發現,每四個香港人之中,就有一人曾參與炒賣活動。當中,最多人熱炒電子產品,其他被熱炒的對象,還包括演唱會或戲劇門票、名牌手袋、球鞋等等。

多年來皆是香港炒家至愛的蘋果手機產品,在剛面市的最暢銷時期幾乎有錢也買不到。於是,每回蘋果新產品在港開售前,各家蘋果分店都吸引了大批炒家排隊,形成長長的人龍。不少人排一個通宵就能入賬數百港元,形成了非常完整的黃牛產業鏈。

除了黃子華表演會門票,台灣天團“五月天”5月份在香港舉行演唱會的門票,剛好也在3月下旬公開發售。各大售票處同樣出現大批炒賣人士出現,與歌迷們連續多日通宵排隊。排隊人龍見首不見尾,甚至有人紮營駐守,蔚為奇觀。

[CropImg]a06b.jpg

另一方面,以惡搞時事出名的新媒體毛記葵涌上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也吸引了逾14萬名炒家認購,超額認購逾6289倍,成為香港史上超額認購倍數最高的IPO交易。不少炒家認為毛記葵涌名氣響,可以從中撈一筆。結果葵涌上市首日果然表現搶眼,股價有如高鐵般狂飆,一眾炒家大有獲利。

可以說,在香港什麼都可以炒賣,炒樓、炒股票已經不是新鮮事,演唱會門票、蘋果手機產品、紀念鈔,甚至限量球鞋都可以炒賣。而熱衷炒賣活動的人士,也由從前專門炒賣樓市股票的生意人和專業人士,擴散到主婦以至學生。炒賣成為香港社會的一股風氣,處處都有炒家。

環顧全球各地,可以說人人都渴望在短時間內賺到一筆快錢致富。但香港的“炒家”似乎特別多,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我向一些經濟學者請教過這個問題。據他們分析,香港社會信奉自由市場經濟,港人也樂於炒賣行為,在一買一賣之間賺取額外收入。再加上近年年輕人向上流動的空間愈來愈小,像老一輩通過踏踏實實地工作就能過好日子的環境已不復見,不少港人於是把握炒賣機會,有錢賺就趕緊去賺。

然而,當炒賣成為社會普遍現象,香港人或許也應該警惕,純粹的炒賣圖利並不需要特別的技能,反而反映出社會競爭力愈來愈弱。香港變成一個只懂炒賣的城市,也意味著這座原本腳踏實地的城市,正變得越來越危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香港新一代,他們的價值觀會受到什麼影響?不消說,當排隊炒賣都成了一種職業,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恐怕只會愈來愈感到窒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