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琳:改善閱讀風氣 先要支援本地作者

2018-04-19
傅曉琳
離島區議員
 
AAA

booka.jpg

林鄭月娥在本周二,公佈將會在下學年開始,為全香港的公營中小學恢復提供閱讀津貼,小學每學年可獲4萬元,而中學則可以獲每年7萬元,政府需為此項目每年付出4800萬元。如此良好的政策在2016年停止後,令教育界非常不滿,批評政府漠視學生需要,無助改善學生閱讀風氣。今年政府重推津貼,可謂是撥亂反正,重推一些有利民生,改善教育配套的政策。 

香港學生水平居世界前列 

過往政府一直以來,都希望從資源角度為學校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津貼,改善學生的學習水平。如早年的資訊科技的津貼,正是為不同中小學可以增加電腦學習的元素,令他們可以善用電腦科技,為將來的學習和就業舖路。可是,這些津貼不應如「放煙花」般發放,而是應該持之以恆,讓學校可以透過漸進式的改進,逐步改善教學配套。 

根據之前的外國教育調查,香港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世界的前列,但政府和教育界都不應自滿,更應透過推動學生參與各項閱讀計劃,以維持學生對閱讀習慣的培養。現時不少的商業機構、教育機構與政府部門,都在各自的領域上推動學生閱讀風氣。例如新鴻基地產和太古地產就出資贊助閱讀雜誌、舉辦活動到中小學推廣閱讀、以及舊書回收等;教協每年也主辦「好書龍虎榜」的好書評審比賽。而康文署與教育局聯合推動閱讀活動都見到成效。可見現時這些官辦、民辦的閱讀活動,對整體社會的閱讀氣氛帶來正面改變。 

書展人流旺 作家收入低 

不過,相比起發放閱讀津貼,政府部門更應思考,如何支持香港的出版業和香港作家的作品往外推廣。現時香港的出版市道未如理想,即使書展人流不斷,但本地作者在出書能取得的版稅比例非常低,影響了優秀作家寫書出版的意欲。因此,政府應推動香港出版業往外推銷,帶動香港的出版作品銷售量,鼓勵和贊助他們參與海外書展,以及確保香港的作者,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確保他們的創意不被剽竊。閱讀風氣要改善,首先都要香港的優秀作者願意多著書立說,才可以引起公眾和學生的閱讀興趣。過往香港曾出產不少優秀的各類作者,現時香港的作者雖然不少,但很多都覺得單純靠寫作糊口,收入大不如前,因此政府需要真的動動腦筋,為這些作者作更多的打算,進一步令香港走向文化創意之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