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刻不容緩

2018-04-27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cyber1.jpg

回歸之初,時任特首的董建華先生,已明白香港創科發展的必要性和逼切性,並曾提議「數碼港」、「中藥港」和「科技園」計劃。可惜,所有提議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香港的創科發展似乎未有起色。畢竟,香港經濟一直太側重地產業的發展,「數碼港」怎能賣錢?當然是搞「貝沙灣」更為實際。

由於董特首的眾多發展計劃,都無法落實兌現,才有後來出台的「問責制」,但公務員改革尚未正式開始,董特首已因身體不適而辭職。其後七年,由原屬公務員體制的曾蔭權頂上,政府改革自然被擱置,更造就了後期的「高地價」現象。梁振英一上台,便受各方攻擊,又回到當年董特首的苦況,大部份計劃都無法「落地」。如今,由林鄭接任,暫時仍未見有大刀闊斧的改革,即連當務之急的「覓地建屋大計」,現屆政府研究了超過十個月,依然尚未有具體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出台。

香港需要長遠戰略眼光

坊間對現屆政府的能力和決心都有疑慮,在處理財政盈餘的議題上,才會有這麼多爭拗。正因部份市民對政府沒有信心,才希望把盈餘平分就算了,莫要再搞什麼「數碼港」。

曾有建制派官員指出,當年的高科技政策無法有效「落地」,是因為香港無論在教育、人才和配套上,都不具備相應的條件,香港的競爭優勢,始終在金融和地產兩方面。

為政者因循舊習,主力發揮舊有的強項和優勢,未必是錯。可是,強項不一定能保持,弱項亦未必不能發展。香港社會較為缺乏的,始終是長遠戰略的眼光。二十多年前,當董建華提出「數碼港」之時,深圳的高科技和金融創新行業仍在起步階段,如今已發展成熟,遠遠把香港拋棄。如果當初深圳當局的想法跟香港一樣狹隘,只專心繼續做輕工業和加工業的話,就沒有今日的成就了。

本地不乏具創意人才

我們先放開成見,到底香港有沒有發展高科技的種子?近日,坊間有不少報道,都圍繞住一些香港人的小發明:

可水洗衞生口罩:創新科技署轄下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了不少環保科技範疇之技術,於第四十六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六項研發技術獎項。其中,包括了「可水洗衞生口罩」。據稱,這口罩與「即棄口罩」無異,且善用了人體工學設計原理,令口罩更貼合面形。中心正與生產商接洽,打算把產品銷至亞洲不同地區。

智能自動售賣機:有一年青人在美國留學,有感當年的自動售賣機太落後,回港後,於2013年創立公司,研「發智能售賣機」,經改裝後,設輕觸式屏幕,具有網上功能,以大數據處理貨存事宜,有助理解顧客需要,使購賣方式更簡單、並可做到即使補貨,減少不必要的庫存。如今,在香港已有1,300部自動售賣機,暫時專注發展香港市場。

由AR囍帖到創業:有報章報道,四年前,有一對青年夫婦,投資AR、VR(虛擬實境)技術,至今已年收入逾百萬元。原來當初,該對夫婦於結婚時,在囍帖加入了AR元素。賓客用手機應用程式靠近囍帖,便可看到新郎新婚的立體圖像。這AR囍帖好評如潮,更有親友有意仿效,夫婦看準商機,決心創業,開頭只設計AR囍帖,後來則以企業客人為主,例如是酒店、餐廳等等,近年更發展VR技術,為社會福利組織測試長者的自理能力等等。

以上例子,其實隨便翻閱報章皆可看到。莫要輕視以上的小發明或小玩意。最重要的就是這一份創意和決心。任何大生意,都是由小生意做起的。而且,無數的小生意,最終亦是支撐起整個就業市場的中流砥柱。

筆者亦有一位朋友放棄銀行工作,與友人一起創業,在工廠大廈設立「有機耕種」產業。其構思也十分有趣,以種菜為主,利用ecosystem的理念,種菜之餘,也養魚蝦等海產,建立一個模仿大自然的「小生態圈」,使種出來的菜更鮮味。現在他們的「沙律菜」走高端市場為主,亦有餐廳劃一小角落出來,請他們在餐廳裡建立這個「小生態園」,讓客人用膳之際也感受到那份「新鮮味」。筆者看到朋友放手一博,知他創業路上雖然辛苦,但見他始終樂在其中;其實香港不乏有理想的年青人,亦不乏創業的人才。

軟件比基建更重要

近來,香港政府有意大搞「創新科技」,還預留資金準備大興土木。筆者認為這固然是好事,但其實就算是發展高科技,也不一定要興建什麼「科技城」,相關的「基建」並非重點所在。

畢竟,社會上的「軟件」配合,對創業者更為重要。例如,租金太貴,政府只要給點租金資助一些有潛質的公司,似乎相比花錢興建美觀宏偉的大樓,效果肯定更佳。又例如,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審批和流程繁複,又是否考慮到創業者的需要?莫說是什麼「創新科技」發展,如今在香港,或許開一間「殼公司」仍算容易,但單是申請一個公司銀行戶口,已有越來越多的審批,動輒幾個月也不能成功,金融管理局又能否檢討一下相關指引,是否有點過火呢?

總的來說,要發展高科技,先把「軟件」做好,才興建「硬件」不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