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彥亮:英文教育比中文教育更急切

2018-05-16
蔣彥亮
學研社成員
 
AAA

eng1.jpg

早前,一份2013年發出的小學普通話教育配套資料夾,當中的一篇文章又再被人舊事重提,不少人在未查考清楚,就批評港府準備修改現時的兩文三語政策。不過這樣狀況,已逐漸成為社會常態,大家也見怪不怪。現時大部分香港人在日常交流和小學、中學的學科學習,都採用廣東話,要一下子將教育制度改用普通話也絕非易事,怎可能會在沒先兆之下發生此改變?

英語水平差影響港競爭力

大家開始關心語言教育,實在是一件好事,不過相比中文,作為另一項法定語言的英文,更需要大家關心。根據去年發表的《EF全球英語能力指標2017》,香港英語水平雖然仍然居於亞洲第五位,在全球排名由第三十位升至第廿九位,但這不代表香港人的英語水平有所提升。相比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和上海,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已不及這兩地方的居民。香港一直以國際都會自居,可是英語水平停滯不前,只會令香港在亞洲和世界的競爭力減低。

在2016年的港大民調當中,受訪者的英文信心自評分數僅得5分(滿分10分),而在調查回答串字、寫作和說話三項簡單答問當中,更有近兩成年輕人和具大專學歷的人士答錯,可見不論在自信心,抑或是實際應用問題上,香港人在英語運用都面對很大的困難。筆者見到大家關心中文教學語言問題,自然都希望大家可以將相同的關注度,放在英文教學效能不彰的問題上。

雖然政府和語常會一直關注英文教育問題,提出不少政策和措施跟進相關議題,可是成效仍然未見。當然,在今屆財政預算案,政府透過語文基金資助職業教育學生和準備加入職場的高中學生,提升他們的職業英語水平,再加上現存語常會和持續進修基金支持的語文項目,縱然提供不少資源予香港人,但現時仍然未有足夠的風氣,提升香港人的英語水平。

大學應強制學生報考IELTS

在過往的教資會,曾經提供資助予大學,協助畢業生投考IELTS,但是今天這個政策卻消失了。大專院校仍會將英文放為大學的核心課程,可是放入核心課程,並不代表大學會加緊對同學的英語水平要求。因此,大學應該需要強制同學報考IELTS,或進行校內的測試,要求同學需達到特定的英語水平,取得大學所要求的分數,才讓學生畢業。而這樣的做法,最少可以協助大專院校的同學減輕將來就業或升學的壓力,避免他們因為英語水平出問題而影響就業或升學前途。

其實,大家若果可以花同等的時間、心力,關注同樣對香港未來發展舉足輕重的語言教學問題,對香港長遠利多於弊。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不同地方來到香港的朋友,只要認同香港和於香港生活,就是香港的一份子。香港人的母語,除了是廣東話,更有普通話、英文、泰文、巴基斯坦文等不同語言。學好廣東話、普通話固然重要,但同時都要學好英語,令香港可以繼續保持與國際接觸和溝通的橋樑。而政府亦應花多點功夫,與社會各界一起探討如何透過政策和措施,提升香港人的語言水平,以及增加社會上學好兩文三語的氣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廣州和上海,因為還沒有改革開放或處於開放的初期,這兩地的人說的都是廣東話和上海話。隨着兩地經濟的發展,普通話都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的標準交流語言。今天哪怕去到廣州、佛山這些昔日廣府文化的中心,大家也已經習慣了說普通話

    吳桐山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