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香港什麼時候才有最高工時?

2018-06-12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OT1.jpg

最近在社交媒體看到 CNBC 拍攝日本人工時問題,說到幾個狀況如深夜依舊看到一些白領走在街上,年輕人加班過度以及日本獨到的企業文化等…回望香港其實也不遑多讓。筆者畢業時曾經在會計師樓工作,初時抱著很快就拿到專業資格,以及掌握謀生技能,所以沒有多做研究就上班。怎麼也沒想之後竟然迎來一星期工作十幾小時的日程,試過跟同事到內地核數,住在三星級酒店裡,每天從早上九點起,一直做到晚上十一點多。整整兩周沒有什麼機會到處走走,反而只是坐著計程車,到各個分公司拿帳目和銀行收條對數。及後也有不少時間派到廣州深圳等地點貨,在客戶的會議室工作到天昏地暗。有些前輩說,年輕人一定要經歷點艱苦,要捱過才會珍惜,我是不敢茍同的。

特區政府和勞工及福利局應該正視這個問題,用了多年研究的標準工時遲遲未落實,受苦的不單止是年輕人,還有不少基層員工。最近炎夏襲港,不少在戶外工作的基層員工都疲憊不堪,但是勞方卻永遠在弱勢的一群,沒有一個指引讓資方給予工人合理的加班費。過長的工時做成的身體疲勞,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好轉的。我不時都跟身邊在企業工作的同齡朋友說,記得跟年輕的同事說,早點下班。但作為官員和為民請命的議員,就應該加班在議會和辦公室為香港打工仔出一分力,而不是等到一些年輕人因為過勞而死才走出來想解決方案。

建制派中的工聯會應該站前一些,為訂定最高或標準工時發聲。正如早前媒體報道,這才發現建制第一大黨民建聯,對於工時問題沒有明確取態,明顯是沒有足夠的承擔。經過了那麼久的討論,勞福局應該對這議題有了充分的掌握,未來應該透過立法,讓本地僱主按著合約精神,為員工補水,也應設立彈性和靈活度,讓一些特別工種有特別的安排。參考外國例子,如美國、英國等,每周只是工作40多小時,這並不見得會讓勞動力減低,傷害經濟,反之,充足的補水,合理的工時,反倒讓人們更投入。除此以外,政府應用多管齊下的政策,鼓勵企業多用創新科技,把一些工序省下來,從而減低人手操作和行政工作。舉例說,不少會計、保險和金融服務業人士都用上了電子科技,加快了程序,減省了人力的工序,這種做法可謂便利了各個持份者。

現時政府最大的問題是要擺平資方和勞方的不滿和分歧,盡快找出最合適的方案。當年最低工資成功推出和落實,有賴各方的參與和建議,香港要設立最高工時或標準工時已經刻不容緩,正如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鼓勵下屬的說法,多用巧勁,少用蠻力。坐在辦公室長,並不代表有效率,倒不如用上新創意,把手頭上的職務及早完成,享受下班的時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任何一個熟悉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說的人,都會發現如此的輸入外勞計劃,事必激化香港本已尖銳的階級矛盾,亦會令香港本地居民排拒內地居民的情緒加劇。首先,建造業、航空業和運輸業的輸入外勞計劃,雖然設有配額,但暫停執行不得輸入外勞規定的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政府卻沒有提及配額,此舉如同政府為這些行業的資本家撐腰,使相關工種的本地工人徹底喪失議價能力。

    陳凱文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