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共建老人宜居城市

2018-06-14
陳克勤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AAA

hos1.jpg

眾所周知,香港正面對著人口老化的問題。從統計處去年的數字可見,2016年香港男女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達81.3及87.3歲。這個數字排名既屬世界前列,也是社會繁榮富強的象徵。有見香港社會人口日漸老化,政府有必要增撥資源,以善待長者。政府於2009年推出長者醫療劵試驗計劃,資助金額由起初每年250元增加至現時每年2000元,申領門檻由70歲降低65歲,受惠人數由67萬多大幅增加至122萬多人。

被遺忘的一群

政府願意優化醫療劵計劃當然是好事,然而我經常收到不少剛退休人士的意見:他們希望政府多關注60-64歲的一群長者。因為在現行政策下,很多的長者福利如長者生活津貼、兩蚊乘車優惠等,他們也不能領取,所以他們可算是現行政策下「被結構性遺忘」的一群。

其實踏入60歲,已經步入了人生另一個階段。面對退休後收入頓減,支出難免的情況,我聽過有很多老年貧窮的個案,為了節約金錢而自行上山採草藥醫病的例子在基層口中也非新事。現今政府坐擁過萬億的財政儲備,應該為長者提供更多的支援,以避免長者「有病無錢醫、大病求神仙」的慘況。

政府須正視中醫藥需求

醫療劵縱使為長者幫補了一些醫療費用,但整體而言長者還是喜歡選用中醫藥服務。除了價格便宜,亦可算習慣使然。可是當局對中醫業的支援,卻遠遠追不上實際的需求,使一眾長者需要長途跋涉求診。根據醫管局的數字,現時18區均有一所中醫教研中心。從2013/14財政年度起計,每年應診的病人人次總數已超過100萬。可是現時每區只有1所中醫教研中心,服務範圍明顯過大。以北區為例,1所中醫教研中心對比4所普通科門診診所,明顯杯水車薪、不合比例。這強大的中醫藥服務需求,急需政府重視。

其實現時每區也有不少長者服務中心,位處於屋邨人流密集之地。對比中醫教研中心,更為便利區內長者前往。我相信政府應進一步考慮資助有關的中心,以早日實現「一中心一中醫」。透過地區的長者服務中心,為他們提供更便利及價廉的中醫藥保健服務。

小說《楢山節考》中描述了一個日本的貧窮農村,村內欠缺資源、生活困難。故此村內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老人家年滿70歲便要被家人遺棄在深山野林之中,以節省家中寶貴的糧食。今天,香港慶幸政府有豐厚的財政儲備,所以我們不需要面對上述故事的情節。但空抱萬億儲備而不用,可能比《楢山節考》更使人扼腕嘆息。正如我一開始所言,畢竟善待老人是一個文明社會的體現,我相信香港絕對能夠做得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胖固然會引致長期病患或膝關節毛病,基本上減肥是正確的,但若處理不得其法,反會不能吸取恰當營養。因此,現時鼓吹醫療專業諮詢的「基層化」,讓醫護人員走進人群,比如在社區或者居所設有名為「護士診所」的健康諮詢服務,由護士、蘖劑師和營養師,為長者提供良好的社區教育工作,貫切「防犯勝於治療」,這才是真正減少醫療融資重擔的方法。

    岑家雄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