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蟻俠2:黃蜂女現身】李美:劇力動作新不如舊 雞肋的Marvel電影

2018-07-11
 
AAA

ant1.jpg

(《蟻俠2》電影劇照)

今年Marvel的重頭巨製《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將美國漫畫英雄片推到新的高峰;緊隨其後的《蟻俠2:黃蜂女現身》,旨在填補蟻俠箇中「缺席」原因。然而,本集不單比首集失色,一大主因乃是反派作用太弱,令戲力衝突大減,再者,以角色身型大小變化為賣點的動作場面,也變不出甚麼新花樣來,以至走上自我重覆之路,甚而可以說,全片的唯一最大亮點,可能只是片尾的彩蛋……整體而言,《蟻俠2》堪稱是一齣雞肋的Marvel英雄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2015年《蟻俠(Antman)》橫空出世,由Paul Rudd飾演的義賊主角經常與其他角色插科打諢,大打口水戰,甚有「死侍(Deadpool)」的賤嘴味道,電影喜劇味濃;加上角色變小變大的設定,尤其在動作場面上便甚有發揮空間,為觀眾帶來不少新鮮感。來到續集,顧名思義,還加插了「插翼『曉』飛」的新元素,戰鬥力固然更上層樓了,令人充滿期待——雖然,所謂「黃鋒女登場」不涉新角色,只是原本的女主角Hope Van Dyne(Evangeline Lily 飾)穿上戰衣罷了。可是,女主角的鋪排略嫌單薄,「登場」味道既有點突兀;除此以外,片中反派設定更是電影一大致命傷——如何致命?於此不含劇透的部分,最多只能談到這個地步。

至於最令人期待的動作場面,今次續集也無以為繼。最精彩的部份,某程度已於預告片呈現……縱然本片動作尚算密集,但卻欠缺真正令觀眾亮眼的場面。上集的壓軸一戰,在住宅房內的火車玩具上上演,就真正利用到空間與體型的特點,形成了極大反差,效果強烈;今作雖繼續利用大小體型,惟當中確實沒有甚麼玩味,只是典型的動作場面略加變大縮小元素而已。

全片最好的可能是片尾的彩蛋,因為有意想不到的戲劇效果。而看到這裡,筆者不禁納悶,為何如斯處理要放到最後?這是所謂「壓軸」嗎?只不過,正戲卻反而死氣沉沉……總的來說,本片未算爛片,但距離佳作肯定有段距離。Marvel在《復仇者聯盟》以外的作品,實在要加把勁去保持水準。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一齣成功的英雄片,除了要有成功的英雄,也要有成功的反派襯托。本片的主要反派Ghost(Hannah John-Kamen 飾),嚴格來說其實不是真正「反派」,而僅為無助的可憐人;是故,一眾主角你爭我奪,上演一幕幕追逐戰,看起來就沒甚麼真正意義。於此基礎上,就連其他反派角色,好像黑市商人等等,實力亦跟主角顯得懸殊,觀眾完全不用替主角擔心,導致「有驚無險」中的「驚」也沒有。始終,一場「出師無名」又「強弱懸殊」的比賽,有甚麼看頭可言?更莫說,電影預告片已將「比賽精華」完全剪輯,例如Hello Kitty裝飾變大以擊打車輛、汽車追逐戰角色們不斷變大縮小、蟻俠變成水中巨人等…..

本片的彩蛋部份,誠為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悲情觀感,而前提是必須看畢《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方成。電影其實駁合了《復》片的時空,大反派Thanos以無限聖石消滅了世界的一半人口,當中不幸被滅的包括了女主角、女主角的博士父親(Michael Douglas 飾)及母親(Michelle Pfeiffer 飾);而於彩蛋部分,正在量子領域執行任務的蟻俠,最終不僅未知其他角色的猝逝,自己也因前述角色死去而滯留在量子領域中。

相關彩蛋處理,就如杜琪峯監製、游達志執導的《非常突然》般:正當電影述說了大部份劇情,觀眾滿以為可喜劇收場之際,最終竟然來個意料不及的收筆,悲情效果非常濃烈。當中,電影前大部份的伏筆暗線,即女主角與父親的尋親橋段,觀眾同樣以為會大團圓收場,不想彩蛋筆鋒一轉,亦成功令結局調子驟變。

這個處理是可取的,只是如斯具力度的處理,竟放在彩蛋才出現,則有點「蛇頭虎尾」……畢竟,片尾彩蛋理應只屬電影配菜,因為正戲才是真正要做好的主菜。不必諱言,本片前大部份劇情都處理平白,即使有這樣的「結尾」撐起,但都充斥了無力回天之感。更何況,這彩蛋僅是乘《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的餘威,沾了該片的光而已。

所謂「續集比首集差」,其實並非定律,惟本片卻不幸落入這個陷阱裡。當然,在Marvel成熟而浩大的世界觀(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本片相對不虞拖低整體質素。可惜,今次蟻俠再現實也響起警號:《復仇者聯盟》的成功不是偶然,牽動著整個Marvel電影世界觀的發展;而主線以外的角色與世界,一眾創作團隊理應做好把關,要保持後勁與水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