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林:香港創科樽頸位 你用過香港發明的產品嗎?

2018-08-01
 
AAA

hand-of-hope-3.jpg

政府網頁圖片

早前國家公布,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科研中心,科研經費可過河到香港,連習近平主席都讚香港有較雄厚的科研基礎,一時間個個唱好科研前景。歷年,香港的發明品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多個獎項,特區政府亦話證明了香港創新及科研的實力。不過,你有沒有使用過香港發明的產品?問一問身邊的人,十個有九個都答「沒有」。香港科研產業優勢突出,不過樽頸位更加明顯,就是市場「斷鏈」。

事實上,科研成果由成功研發,到推出市場,是一條漫漫長路,往往數以年計。有獎不等於有利潤,正如拎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也不一定票房大收。

hand-of-hope-1.jpg

政府網頁圖片

須將科研轉移到下游

舉一個例子,有港人幾年前發明了專門為中風病人訓練手部的儀器,得到了發明大獎,但商品化的過程可謂一步一辛酸,資金、註冊、生產、推廣都遇上重重困難。創辦人接受訪問,提到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是得到一間上市醫療公司的投資。價格太貴,再好的產品也沒有人會買。商界的支持促成流程自動化及量化生產,價格隨之下降,回到市場可承受範圍,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讓這家創科公司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再仔細望望今次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受惠的科研機構,項目多屬上游尖端科技,筆者認同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所說,科研不能過分著重經濟效益,尤其很多研究都沒有即時價值。然而,最終都要思考如何轉移到下游,這少不了商界的支持和參與。

有人會質疑,為何商界不自行投資,研發市場所需的產品?令人難以想像是,在眾多創科出色的經濟體中,香港私營機構研發開支相對較少,只佔約四成,頭三位的以色列、韓國、日本的私營機構研發開支都佔七成以上。

資助只能在本港使用並不合理

有商界朋友曾向筆者呻,商界為主導的本地科研項目,申請資助異常困難。「經歷過五關斬六將的程序,才批得幾十萬的資助,我寧願返內地搞科研基地。」特區政府的科研資助亦不能離開這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邊界。即是你在資助下研發了一部大型儀器,鑑於香港無地無工廠,你想回到內地或東南亞做測試和生產,不行,因為資金只可留在香港境內使用。筆者為這怪象感到可惜,政策的框架、經濟誘因不足,實質是局限了香港科研的前進步伐。

一個完整的科研生態圈,要資金、人才、創意、政策、市場緊密結合。當下游市場「斷鏈」,上游的種種努力將會付諸流水。要讓科研成果得到實實際際的應用,政府的角色是推動者,商界則是連結實驗室和市場的黏合劑。筆者所見,香港從不乏優質發明,專長是設計創意和商業頭腦,更要善用大灣區內的完整生產鏈和龐大市場。如果我們思維還停留在單打獨鬥,排除商界在門外,在科研路上一定倍感崎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