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彼此關心身邊人 政府也要加快精神科社區資源

2018-08-15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精神病.png

情緒病不容忽視,筆者在學院曾經遇到過一些老師得到輕微的躁鬱症,情緒不時會表現得波動,誘發時也是無跡可尋。而這些情況發生在教育界不是少數,主因是近年面對龐大的教學壓力,他們會一時過份自信,有時情緒則顯得極度低落。根據不少研究和報道都發現,得到了躁鬱症的人士,佔全球整體人口比例約為1%,意味每100人就有1人有類似的情況。

在香港教育界以至其他界別,無時無刻的工作壓力,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以及身邊親友無暇照料,都讓不少精神健康狀況差一點的人士,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和照料。本來多交流,溝通和掌握病人的生活習慣和情況會有幫助,但現實卻是各自的生活都被不少外在環境所困擾。另一方面,職場、鄰居到社會都有一些既定的有色眼鏡去看精神病人,大部分人都分不清楚不同病況的分別。結果導致有病的人不去求醫,身邊親友有事也未必主動提出要求幫助。

最近接二連三的自殺案件,讓人反思香港對於精神病人的照料是否足夠?社工對於家庭、個人和其他問題的關顧和覆蓋又是否足夠。公立醫院不少的輪症都要超過半年,醫生也只有很少時間診症。一些住在新界北、東涌和九龍東的病人更是等極都等不到服務。

有評論認為,何以不鼓勵市民轉到私家醫生去就診,這些評論員可能真的沒有到過中環看醫生。一般精神科醫生的診金連藥,最少是1,500元起標。認真想想,大家有沒有見過十八區都有精神科醫生。而且,香港醫生一般都往外科,內科、婦科、家庭醫生等範疇執業,精神科醫生的比例並不高。更可惜的是,會見精神科醫生就如街症一樣,只會分配到幾分鐘。一些人總會開無謂的玩笑,說有病就去青山,但事實上,要去青山也不是那麼的容易。反之,香港需要更多社區醫護中心,除了提供日常的大眾比較多用的服務外,也應該設置小規模的精神科部門,照顧成年人的精神需要。

政府部門和保險界界之間也要加強合作,例如醫管局與社署、私家醫院和保險公司等都要多交換資訊和建立平台,讓有需要的人隨時隨地無慮地尋找合適的醫生和社工幫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