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北京香港之間的「政治呼叫轉移」

2018-08-29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carriea.jpg

上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向上年七一訪港期間到訪過的幼稚園學生回信,特首林鄭月娥在禮賓府舉辦儀式轉交信件。隨後林鄭在訪京期間,又向在上年習近平訪港期間表演的兩位粵劇小演員轉達了出訪中的習的問候。

繞開中聯辦與特首對接

要知道這可不是平時生活中「我老竇托我祝您身體健康」那麽簡單,轉達訊息在北京的政治系統下意義不凡,它意味着官場秩序。林鄭這兩次動作極可能顯示一個重大政策變化:轉達中央領導人對香港的關懷、指示及相關政策的職責從中聯辦轉移到了特區行政長官身上。換句話說,未來有此類「聖旨」需要宣布,北京將繞開中聯辦,直接與行政長官對接。

中聯辦一直被認為是中央政府駐港最高代表機構。有心人一定記得,過往傳達此類聲音是中聯辦操持的。就在今年春節前後,習近平三次對港發聲,向少年警訊成員回信,向大埔車禍遇難者及逝世的國學大師饒宗頤致哀,都是通過中聯辦發佈。短短幾個月之間發生了什麽變化?

在五月舉行的川港合作會議中,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在講話中提到近期「中央領導」在談到一些涉港發展項目時給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是:「中央制定的有利於港澳的政策措施,可以由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宣布的,盡量由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宣布。」可惜這條消息被幾天後習近平對香港內地科技合作的指示蓋過,未能形成回響。

特首承擔更重要橋樑角色

北京的這一取向定將強化特首的權威,把過往屬於中央涉港機構的這部分權力交給特首,使特首承擔更多中央香港之間橋樑的角色。

當場張曉明還透露了「中央領導」的其他指示,包括處理港澳事務時,同時有幾個可接受方案時,應盡量採用特區政府所提方案。而且要注意用港澳社會容易認同和接受的方式、語言,做好中央有關政策舉措的宣介工作,以取得最佳社會政治效果。

這兩點可能顯示中央對過去涉港工作的「保留意見」。過往處理香港事務時,一些涉港機構對香港社會的了解不夠,或受到的政治制肘太大,鬥爭思維難除,制定出的政策往往不符合實際,效果不如預期。或者政策很好,但在出台後並未注意軟性推廣工作,習慣性的用內地官場的套路宣介,產生了反效果,還落得「西環治港」的名聲。

相信北京也看到了,港府專業的決策機制和對香港的深刻了解更能提出符合現實的建議,更有利於解決香港問題。簡單說,北京看過一圈後想明白了,堅持港人治港才是一國兩制的最佳路線。

香港對國家發展有更大話語權

近期另一項政治安排也引人註目,中央已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工作領導小組,林鄭月娥與澳門特首崔世安躋身其中。中央領導小組在國家黨政機構系統之外的補充機制,有跨部門協調的權力,規格極高。一直以來制定港澳政策的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至今都沒有特區官員入選,特區方面由中聯辦和港澳辦代表,可能考慮到黨務機構內非黨員的身份問題。此次兩特區特首入選可謂破格錄取,突顯中央對港澳的重視。

這些跡象都顯示香港的意見將在國家的治理中佔有更重要的位置,特首將被賦予更多的權力。這意味着來自香港的意見不僅更能得到尊重,還可以在國家下一步發展中獲得更大話語權。

另外,這樣的安排有個好的「副作用」,可以順勢將港澳特首進一步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內,彰顯國家與特區上下級的關係,讓北京保守派挑不出毛病,可謂上策。

在這場「政治呼叫轉移」後,最好的局面是:香港政府全力投入香港管治,做好中央政府在香港最高代表的角色面對香港社會施政。中聯辦專註於聯絡各界,不再向政策工作伸手,做好中央在香港的形象大使。各司其職,皆大歡喜,更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對於英國等國通過舉辦所謂「香港媒體自由」活動,肆意就香港特區保障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的情況大放厥詞和汙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及反對有不同海外機構和媒體就涉及黎智英的相關案件所採取的執法行動及法律程式,作出誤導言論和抹黑,認為有關言論是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和香港特區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作出公然的政治干預」。

    楊莉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