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逾六成人跨區上班 非都會區研創40萬職免出城

2018-09-17
 
AAA

香港「職住錯配」情況嚴重,要靠「磁石效應」調整?家住新界逾六成人每天跨區到香港及九龍等「都會區」返工,上下班隨時耗兩、三小時,夠時間飛一轉枱灣。規劃署今年內將完成新一份全港發展策略規劃《香港2030+》,希望透過全面規劃,在非都會區新增大量就業職位,包括髮展新界北、東大嶼都會這兩大策略增長區,提供逾40萬職,發揮「磁石效應」,助市民在居住區找到合適工作,現時為方便返工而被迫蝸居市區劏房的新界居民,可望「甩難」。

若5235.JPG

《香港2030+》研究顯示,全港約41%人口居住在非都會區,即不包括葵青和荃灣的新界地區,但非都會區的就業職位只佔全港約24%。以偏遠的新界東北及西北為例,各有49萬及38萬工作人口,分別有60%及55%要到都會區工作。

身心疲累 或影響投身職場意欲

換言之,不少家住粉嶺、上水、天水圍的居民,每日要長途跋涉跨區往返港島或九龍。運輸署統計顯示,香港工作人口平均每程交通需時47分鐘,即打工仔每日上下班需時逾90分鐘,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上下班交通時間更長。

641532.png

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劉寶儀接受訪問時承認,本港現時職住分佈失衡,長時間車程不單令人身心疲累,亦壓縮了市民消閒和與家人共聚天倫的時間,甚至窒礙部分人投身勞動市場的意欲。故此,《香港2030+》希望改善職住分佈,提升宜居度、創造容量,達至可持續發展。

劉寶儀指出,不少已落實或已規劃的新發展區,都刻意預留較大規模的商業用地及創造大量就業,希望透過集聚效應,令新發展區形成經濟樞紐,併成為不同定位的經濟及就業中心。

新發展區落成 提升市區宜居度

《香港2030+》提出兩個策略增長區,東大嶼都會定位為中環、九龍東以外的第三個商業核心區,料可提供約20萬個就業職位,以金融、工商業支援等辦公室職位為主;新界北發展則重點發展高增值物流及特殊工業,料可提供約21.5萬個就業機會,包括與科學園、工業邨、物流及零售等相關職位。

當局預計,到2046年,包括兩區策略增長區在內的非都會區,佔全港就業職位的比率會由現時約24%上升至約38%,將大幅改善職住分佈失衡情況。

對於現有不少新界居民為了方便返工,寧願住市區劏房,劉寶儀認為,當多個新發展區陸續落成,可提供大量房屋及就業,不少市區居民會樂意遷入非都會區,包括現時為方便工作而居住市區劏房的人士。她形容是改善稠密市區環境、提升宜居度的契機。

「磁石」吸人力 分區各有就業中心

「好似磁石咁,當有工作,就會吸引到人來」,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吳劍偉補充指,政府在《香港2030+》提出新的規劃概念,將全港劃分為五大次分區(subregion),即都會區、新界東南、新界東北、新界西北、新界西南,擬議的新界北及東大嶼都會,則分別劃入新界東北及新界西南。每個分區都有各自主要的就業中心,讓當區居民可在原區找到合適的工作,減少居民往返都會區工作的比率。而除了用地規劃,當局亦會檢視交通配套,方便市民往返住所及工作地點。

轉自:大公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