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資訊爆炸 父母應該如何分辨網上健康資訊

2018-10-22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bu1.jpg

互聯網的誕生,讓人人都有話語權。不止記者能做偵查報道,不止專家有指導大眾的優勢,但現在的趨勢卻越來越不可收拾。沒有人預言到,在爭議性的議題下,真假haters在網絡上越來越霸得多空間,只餘抨擊,容不下相反意見,難有正常討論。記得多年前,雜誌人金成談乳癌問題,開宗明義只是以傳媒人身份分享,裡面提到中醫經絡,留言大半罵其不科學。後來,有順勢療法醫師撰文,有網媒立刻找來西醫、科學家罵其不是,完全一面倒,不是一對一,而是四篇對一篇,立場主導得驚人。

尋找西醫以外療法卻被笑無知

筆者本身對另類健康資訊有點興趣,自己亦去過很多國家——德國、印度的正規診所都有順勢療法、法國的藥房有精油出售……世界很大,有時看到抨擊的內容,會心想其他國家的人看見這些指控,會有什麼感想?這些都是國家的正規醫療系統內的選擇,就如今年施政報告也將中醫納入醫療系統,他日某國有源源不絕的文章,談及中藥只是安慰劑時,我們會否覺得那個國家的人很無知?

香港人一定要多了解世界。以西方醫療為主的國家,是大部份新興另類治療興起的地方。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西方現代醫療解決不到部份問題,還有賠償 (疫苗尤甚) 越來越多,於是他們正視西醫的不足,或另找方法。但如今當父母尋求其他方法,便被罵無知。大至KOL專頁,小至iherb論壇,都看到「不科學」的罪名,甚至有人開專頁聲討這些「不科學」份子,或把無助的父母所貼的問題截圖,貼到自己專頁上嘲笑及公審。

網上罵戰恐產生「沉默的大眾」

近來看到一個台灣的媽媽KOL談及減糖對孩子的好處,被人罵沒有科學根據。這樣的風氣令每一個沒有時間與人在網上吵架的網民,不再願意表達意見,變成只讀不回的「沉默的大眾」,這卻恰恰與互聯網的成立,及大家對其的期望背道而馳。

最後,我想推介兩本由父母寫的書籍,香港代表是《素人父母的自然育兒法》,一直關注西藥問題,亦涉獵多種不同療法,這是作者的第二本書,由生理健康至心情及情緒健康也有提及;第二本是遠在美國的台灣代表《羅比媽的全天然營養寶寶副食品》,結合中醫及自然療法角度,配了副食品餐單,作者本是當紅專欄作家,雖沒當過醫生,但潛心修行,拜自然醫學醫師為大師兄,學習寶寶如何從小吃出少吃藥的健康體質。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本應就是要讓出更多空間給不同背景的人。醫生拿著話語權多年,其實病人也應該有說話的空間,現代社會應是趨向百花齊放,互相尊重。無論是個人健康的範疇,還是社會議題的大包圍,越辯越明,然後各人有人選擇的自由,才是社會的理想局面。

 

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pama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mama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