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絕不贊成輟學 大學生宜三思

2018-11-07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U1.jpg

近月社交媒體上,大學生比較多使用 Instagram,使用 Facebook 的人確是有減少的跡象。不過作為教育工作者,還時不時會到不同的群組看看年輕人在談什麼。最近在中大山城的群組,看到一篇文引發了一些思考。撰文的人是一名輟學生,他自稱 J,在2014年入學。當時的雨傘運動除了影響一代的年輕人,也是引發他思考讀大學與否。

他認為當年的氣氛,大多的社科學院的課堂都討論與香港有關的課題,也幫助了他思考社會和世界,並認為中大特別有人文精神,教授們都是一流的知識份子。但隨著運動告一段落後,認為大學課堂回歸根本。而他對於不少同學上課只是想拿好的成績,實習工作也只是做一些廉價勞工,交流也只是當去旅行,去溝仔溝女。為此,他認為讀大學無助他思考人生,也只是為了完成學業拿張文憑,因此決定離開大學。

筆者認為他的做法不理想,也不值得參考。大學本來是一個自由學習的地方,其他人怎樣做本來是其他人的事。當中有不少年輕人從高中轉身成為大學生,沒有了公開試的壓力,多了尋找個人興趣。有的學生,因為家境問題,需要賺取外快。到外國大學交流,體驗外地文化,多在周末到處跑也不失為過。而且,除非家境富裕到一個點,不用考慮前途和工作,否則沒有可能不努力讀書,然後找一份好的工作。

凡事走中庸之道,當然不會很有啟發性和成為最前端改變社會的人,但是與其離開大學,何不嘗試把自己的日程填滿,到崇基的圖書館讀書,到社會科學院的學科聽政治哲學,學習中文新聞,研究心理學,然後下課後,到社區服務基層,老人家。另外,也可以到商學院聽課,學一點管理學、人力資源課,在中大辦一個市集,鼓勵民間走到校園賣有機農作物,手工產品等?

社會和生活的關係在於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一個年輕人只是不停批評別人,然後沉溺在自己認為對的設定下,這並不是通往成為知識分子的道路,而是與一名浪費了父母養育之恩和社會資源的年輕人而已。好好學習,利用知識為社會帶來改變,特別是基層人士,用經驗和實踐在社區創造新的環境和文化,這樣才是真正結合理論與實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