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組。影評】李美:由拍法到劇情 都跟《人肉搜尋》差天共地

2018-11-12
 
AAA

11234.jpg

最近兩齣戲,不約而同以「起底」為題,一是美國獨立電影《人肉搜尋》,一是本文所談的港產片《起底組》。有謂生不逢時,珠玉在前,兩者質素實在高下立見,存在著天壤之別。後者不僅重心失衡,令主角「起底組」在片中猶如「二打六」,而且劇本鋪排弊病叢生,就連要探討的社會現象亦極為片面,浪費了本身極具可塑性的「起底」素材。倘沒比較,《起底組》已非佳作;比較之下,港產片的相形見絀無疑尷尬非常……(《人肉搜尋》有多好?詳見筆者另一篇影評。)

相關文章-
李美:社交網絡 x 懸疑劇情「示範作」
李美:反傳統喪屍片 驚+喜愈睇愈+++

高登、連登近年「紛爭」不斷,網民對兩個討論區的處事方式各有意見;殊途同歸的是,彼此俱為「起底」天堂,甚至形成獨特的網絡文化。本片導演不是無名無姓者,而是在高登寫網故揚名的「網絡作家」薛可正;由高登「老鬼」拍攝高登故事,本來令觀眾、網民期待萬分,可惜效果卻未如人意——寫網故成功,不代表拍電影成功。

1244.jpg

電影以2014年灣仔解款車跌錢案為藍本,借題發揮成「犯罪片」。《起》劇本其實有一定「野心」,就如《人肉搜尋》一樣,希望將事件發揮為奇案片,劇情變化萬千、極盡曲折。

1455555.jpg

相對來說,《人》以全電腦、全媒體的視覺形式拍攝,贏盡眼球;《起》卻依然較多利用傳統拍法,僅透過角色對話和片段式開帖來交代,在技巧上已先輸一仗。

 2444.jpg

然而,本片劇本才是最大致命傷,鋪排令觀眾滿頭「黑人問號」。本片名為「起底組」,觀眾難免有所期望,一是以為這群網民會是主角,二是以為電影會詳細揭露起底過程,可是,凡此種種都屬「美麗的誤會」,以致產生電影名不副實的極壞觀感…..再拿《人》比較,其劇情發展之勾人心弦、環環緊扣,就令觀眾驚喜連連;《起》本也希望如此,可惜卻嚴重地眼高手低,尤其「亂入」之感極強……

 以「起底」為名,但詮釋不了這兩個字的意義,加上劇本各種問題,捉到鹿不懂脫角……故此,筆者只會給《起底組》1.5星的「不看也罷」評級——倘非為了盲撐港產片,觀眾誠應轉看4.5星「媲美經典」的《人肉搜尋》!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若果大家對2014年該宗解款車跌錢案還有印象,應記得當年有許多途人見錢眼開,「路必拾遺」,不自覺違法,堪比黑色喜劇,「離奇過小說」。《起底組》以此為引子,發展成有些拾錢的途人逍遙法外;以正傑(林耀聲 飾)、安明(游學修 飾)為首的高登「起底組」,於是化身司法者和執法者,在網絡動員其他組員,聯同後來加入的Jun(鄧月平 飾)一同發揮「起底」本色,誓要令逃出法網的漏網之魚付出代價。 

《起》以這群網民為主角誠乃理所當然,至少名副其實。不過,電影重心卻不在此,「起底組」的成員包括兩位要員,便堪稱面目模糊,由行動到性格都欠詳細交代。電影既想將「起底組」描繪為「神探」,但同時卻矛盾地節約戲份,以致他們的「查案」過程亦因篇幅太短而欠缺說服力,一切均來得太過輕易、太過簡單,當中且還沒有多涉「網絡」二字,更多是像大學生圍起來傾project的畫面,最終結果且落雨收柴、草草收場。看畢電影,觀眾根本了解不到何謂「起底」。

 反之,電影重心落在「被起底」一方,即是女警梓楠(鄧麗欣 飾)及其「貪錢」妹妹梓盈(陳凱琳 飾),她們才是電影的「反派」,因為她們乃執拾最多錢(八位數字)及一度逍遙法外的「途人」。電影對此姊妹花的描寫最深刻、最完整,所花篇幅甚多,既述說二人的感情矛盾,也有著墨其家庭背景......且慢!問題來了:《起底組》說的竟然不是「起底組」故事,反為落難姊妹花的奇情故事,不是很奇怪嗎?

 《起底組》有個「案中案」設定,原來所謂跌錢不是意外,而是某公司及解款車高層的勾結,以這場精心策劃的大龍鳳來試圖影響股價,進而從中抽水。姊妹花無意中得悉消息,於是潛伏人群及死角位,瞄準機會執拾巨款。 

「起底組」一步步順藤摸瓜,對事件的各持份者逐個「起底」,最終查出事件真相,對本片來說理應是最好賣點,過程中亦可深入描寫「起底組」各員,甚至引伸出嚴肅的社會文本,就如《人》般劇力與娛樂性兼備。不過,本片居然放棄這個「食糊位」,而將重心放在「反派」身上。更重要是,扭橋如果用得合時,誠可成就一齣以網絡為題材的港產新經典;惟電影交代「反派」身份的一幕,乃在劇情中段突然「亂入」,加插一幕她們在家中數錢,之前全無伏筆鋪墊可言。即使編導希望在後來加把勁,安排她倆跟「起底組」展開正邪角力,惟發展下去也愈來愈乏力,反正「起底組」就是毫沒情由地神通廣大,凡此種種均很難令觀眾入戲。就連近年演出甚佳的鄧麗欣賣力演出,都無助挽回低落的電影,真是得啖笑。

 《人肉搜尋》是齣將電腦和電影結合得妙到毫巔的作品,重點是劇情不能夠脫離網絡世界,由人設到查案過程都與網絡息息相關、絲絲入扣,且亦言之有物。《起底組》縱然也談網絡,但劇情發展其實完全可跟網絡剝離——很簡單,將戲中「起底組」改為警察,本片豈不就是一齣尋常的扭橋警匪片?《人》卻絕非如此。再者,《起》將重心放在「被起底」一方,理論上可寫「被起底」之可憐,事實上我們已見盡「人言可畏」所衍生的悲劇;可是,電影卻將「被起底」的寫成反派……好!果如是,本片誠可反過來改為集中彰顯「起底」的偉大,以表揚他們查找真相;之不過,電影對此「正派」的描述卻少之又少,也沒描述到「起底」過程如何艱巨,歌頌效果難免大打折扣……總的來說,到底電影所為何事?其實要探討甚麼東西呢?綜觀全片,不單劇情凌散,且亦欠缺重點。 

捉到鹿不懂脫角,深深地體現在《起底組》上。由高登網故作家手執網絡起底題材,重心竟然完全失衡,應做主角的淪為陪襯,反派反而上了大台。「起底組」名存實亡,映照著本片的衰敗,實教一眾捧場「巴絲打」情何以堪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