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突破人均161呎困境 沒有神仙棒唯有靠填海

2018-11-12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live1.jpg

「明日大嶼」計劃引起社會不少爭議,坊間有意見認為香港社會其實對填海已有共識,「明日大嶼」引起爭議的原因是填海面積過大,才會引起反彈,就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曾鈺成指,「公眾支持1000公頃填海計劃,不代表同樣支持1700公頃填海計劃」。然而,填海1700公頃與1000公頃真的有如此大差別嗎?填海1000公頃,這樣各種財政、技術問題就不復存在,泛民也就不會反對嗎?難道特區政府將「明日大嶼」計劃規模縮小至1000公頃,外界的爭議就會消失嗎?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很簡單,填海造地,大幅增加土地供應,而當中7成又會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當中牽涉到不同持分者的利益,當中有發展商、有農地業主,也有私樓業主。他們在過去接受民調訪問,或回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點心紙」問卷選項時,由於只是坐而論道,當然不介意「大局為重」的支持填海,但當政府真的要推行這個大填海計劃時,關係自身利益,市民自然會有不同反應,有其他考量,這是人之常情。

填海觸及不同持份者利益

統計處數據顯示,2016年供滿樓的業主數目達到近80萬戶,佔所有自置居所業主數目65.7%,這些擁有物業的市民未必樂於見到政府填海造地,也未必樂於見到大量公營房屋供應,從而影響樓價。所以,對於「明日大嶼」計劃有質疑或反對不足為奇,反對填海者,當中部分人固然是因為政治原因,出於選舉考慮,但更多的恐怕是出於自身利益上的考慮。

填海之難,不在於成本也不在於所謂技術問題,國家填海技術在國際首屈一指,只要特區政府要求,相信中央會大力支持,當中的真正難點是填海會觸及到不同階層、不同持分者的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填海難點正在於此。而本應是受惠者的青年人,部分又因為政治原因而反對計劃,令到「明日大嶼」成為眾矢之的,這其實是可以預料得到的。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明日大嶼」計劃一直未能取得壓倒性的民意,還做不做?

難得到壓倒性民意支持

一個負責任、有遠見的政府,既要重視民意,亦不能被民意牽著走,由於填海觸及不同持分者利益,所謂得到壓倒性民意支持的願望恐怕只是緣木求魚。但香港作為一個富裕城市,人均居所樓面面積卻只有161呎,大批居住於唐樓「劏房」的住戶,更加只得幾十呎的人均生活空間。在國際金融中心日進斗金、金光絢爛的背後,卻是人均居住擠迫指數排世界第3,僅次於孟加拉首都達卡和印度孟買。當香港一個獨立囚室的標準面積尚且有70呎之際,人均161呎的居住面積可以接受嗎?這種情況還要視作正常嗎?

《香港2030+》研究指出,香港長遠欠缺最少1,200公頃的土地,但當中並未有計算到改善市民的居住質素。香港人要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人均面積至少要增加60呎,至到人均220呎,這大約等如東京的水平,這樣至少需要4,000至5,000公頃土地,如果不填海造地,這4000至5000千頃土地從何而來?從棕地、農地而來嗎?如果這是容易做到的,政府過去為什麼不做?

造地比買地更便宜

擴大城市容量,改善民眾居住質素,全世界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填海造地。日本、荷蘭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戰後新造陸地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當10個神戶市區或20個香港島。雖然日本填海投資大,但遠期效益大,而且在大城市,造地比買地便宜,如扇島每畝地造價為25.7萬美元,但在東京市區收地卻要32.1萬美元。

與香港情況相近的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達381呎,內地城市亦有323呎。這些城市都沒有神仙棒,可以憑空變出大量土地,只有不斷的填海造地,通過增加土地供應改善民眾居住質素。新加坡過去10年填海面積亦超過2,000公頃,並計劃再填海近5,000公頃,香港憑什麼認為不填海可以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誠然環保組織及關注團體有其主張,然而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既於7個地點舉行公眾展覽,應把握溝通機會出席日後發展局邀請的會議,及參與諮詢去提供詳細意見,以反映填海工程實務上憂慮的環境問題,共創香港未來。

    陳承宇博士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