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航母訪港不再是中美軍事關係風向標

2018-11-22
宋忠平
評論員
 
AAA

以往在中美軍事關係和緩時,美軍艦艇訪問香港就比較順利,因此國際社會長期以來都把美軍艦艇訪問香港當作是中美軍事關係和緩的風向標。但現在這種風向標的意義在逐漸消失。

mil3.jpg

2018年11月21日,美國「列根」號航母編隊停靠香港,約7000名美國軍事人員進入中國領土,但就在三天前,美國空軍兩架B-52戰略轟炸機再次飛越南海「爭議島礁附近」。由此可見,中美兩個大國「鬥而不破」的現實已經成為兩國相處的新常態,中國政府允許美軍航母編隊停靠香港,這並不是因為中美兩軍關係緩和,而更多是政治考量。

為G20峰會創造和緩氣氛

允不允許美軍艦艇訪問香港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美軍作戰飛機是否在南海「自由橫行」也是美軍主觀挑釁的事實,兩軍高級人士在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上,希望加強兩軍之間的正常軍事交流也是基本共識。但之前認為的美軍艦艇訪問香港是中美兩軍關係和緩的風向標,一旦中國政府允許美軍艦艇造訪香港,則說明兩軍關係趨向緩和,但時至今日這種風向標的指向性已經不再那麼強烈,甚至消失了。之所以允許美軍航母訪港的關鍵還在於中國主動釋放善意,一是考慮到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中的中美會議共識,二是希望為即將登場的G20領導人峰會創造相對和緩互信的政治氣氛。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從不謀求爭霸和稱霸,更不想與美國搞什麼「冷戰」、「熱戰」或軍備競賽。但美國副總統彭斯依舊多次出言不遜,大肆指責甚至攻擊中國,要求中國按照美國要求改變自己以適應美國,並不斷發出各種威脅言論,極力表現出極不成熟的反華政客醜態,以此期望在美國國內邀功請賞,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並博得特朗普的歡心。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反而充分暴露了彭斯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mil1.jpg

中美關係的發展不會因一部分美國政客的挑撥離間就分崩離析或徹底交惡,這完全不符合中美兩國的實際利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主張並不是要與中國為敵,關鍵是要實現美國的利益最大化。但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是結構性的,是中美兩國經濟長期互補的必然結果,不是誰佔誰便宜的問題,美國長期以來壟斷高端產業、佔據科技制高點,並以限制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為由頭進行種種制裁,這些不爭的事實最終導致中美存在一定的貿易逆差,這些產業布局的結構性問題不解決,尤其是美國不取消對華的種種出口限制,減少兩國貿易逆差是無法做到的。

不僅在貿易問題上,在全球治理問題上,諸如維和、反恐、氣候峰會等,美國採取的是不負責任的「退群」策略,合則留,不合則退。一旦中國在全球治理上希望發揮更大作用時,美國就指責中國藉機挑戰美國霸權。此外,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美國依舊是採取錯誤的強硬立場,無論是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還是涉疆和涉藏問題及打擊「三股勢力」,美國總是無端指責,奉行「雙重標準」,嚴重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並給國內外反華勢力釋放了錯誤信號。為此,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對一切干擾中國統一大業的敵對行為予以了嚴正警告。

涉及核心問題中國不會妥協

中美領導人即將在G20峰會會晤,並就重大和敏感問題交換意見。針對中美關係「壓艙石」的經貿問題,雙方可以談,可以相互妥協,彼此讓步。針對中美關係「穩定器」的軍事關係,兩軍也可以談,彼此擺明立場。但涉及到中國核心問題,中國不會妥協,也妥協不起。不要認為中國在兩軍軍事關係依舊存在問題的前提下允許美軍航母訪問香港就是中國的完全妥協,這只是中國單方面釋放的善意,希望美國方面能抓住善意,以此為契機改善兩國兩軍關係,否則重回對抗老路對誰都沒有絲毫的好處。中國不懼怕誰,也不想惹誰,但一旦別人主動招惹中國,中國也會被迫還以顏色,歷史已經多次反覆證明了這一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美國空軍機動運輸指揮部司令、四星上將米尼漢最新在給其下屬發送的備忘錄裡宣稱,2025年美中可能開戰,因為2024年台灣和美國將舉行大選,北京可能會抓住機會對台動武。他還指示部下要向目標「發射彈夾」、「瞄準頭部」,「完全明白執迷不悟的致命性是最重要的」。
    雖然五角大樓低調評價這些言論,美國防長奧斯汀和參聯會主席米利也多次表示,不認為北京對台動武「迫在眉睫」,但美軍高級將領屢屢主動放出大膽言論,或者由主流媒體放出風向,顯示美軍確實正在將中國當作「頭號假想敵」,而且將台海當作美軍準備對華戰爭的最可能戰場。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