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在九西補選點票中心現場的幾點觀察

2018-11-28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pap1.jpg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塵埃落定,各大媒體近日來陸陸續續發表了不同解讀的評論文章,箇中不乏精闢獨到之見解。補選當天我剛好在點票中心逗留了整個晚上,下文嘗試從現場觀察得到的幾個現象分析今次補選,供大家參考。

1,本土派消聲匿跡

今次補選於晚上10時30分結束後,設於調景嶺體育館的新聞中心隨即開放。巧合地是,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也是在同一地點點票。當年正是「港獨」氣焰最盛的時期。就我現場所見,本土派候選人梁天琦抵達新聞中心,隨即被大批支持者包圍和歡呼,風頭一時無兩,連勝出選舉的公民黨候選人楊岳橋也望塵莫及。

時隔兩年,本土派卻幾乎消聲匿跡。當年不少本土派粉絲進不了新聞中心,只能在場外徘徊,警察如臨大敵,在旁監視;兩年過後,新聞中心門外冷冷清清,一個人也沒有。而在點票中心裡頭的也不見有本土派人物。當然,這可能和今次本土派無人入閘參選、非建制派陣營代表是「大中華膠」李卓人有關。但某程度上而言,或多或少也折射出本土派在今次補選幾乎沒有任何角色。

事實上,從投票數據亦不難得出上述的推測。今次李卓人與馮檢基合共獲得10萬5556票,與今年「3.11」九西補選民主派姚松炎獲得的票數相若,但對比非建制派陣營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時奪得約16萬票大幅減少了約6萬票。而在當年,劉小麗、游蕙禎及黃毓民的得票剛好有7萬多票,這正好說明了大批支持本土派的選民今次並未有現身投票。

話說回來,非建制派陣營由曾經的「六四黃金比例」發展到後期的55對45,再到最近兩次補選的50對50,基本盤一直在萎縮。可建制派也別高興得太早,其票源並沒有新的開拓。一旦傳統民主派和本土派全面和解,或者本土派這一頭沉醒的「獅子」被刺激出來投票,就足以影響日後的選舉結果。如何化解本土派年輕人的怨氣,已成為北京的當務之急。

2,泛民士氣低落

今年三月九龍西補選,泛民的姚松炎意外落敗,讓外界大跌眼鏡。因此,民主派陣營在今次補選中幾乎是傾巢而出助選。但在民主派空前團結之下,李卓人仍然大比數落敗。一些泛民人士因此指責是馮檢基鎅票所致。

不過據我在點票中心所見,泛民所謂的團結,恐怕只是形聚神散。除了劉小麗在凌晨有到點票中心為李卓人打氣,其他泛民明星包括李卓人所屬的工黨主席郭永健,竟然一個人也沒有到場,直至淩晨二時點票過後都未見蹤影。而當選舉主任宣佈補選結果後,相比陳凱欣和馮檢期團隊均有人上台向二人致送鮮花,李卓人卻是孤伶伶一人,既沒有人上台陪同,也沒有人送上一束鮮花。這個畫面不知道是否反映出泛民內部其實是一片士氣低落?

回想兩年前,楊岳橋以逾16萬票勝出新界東補選,和梁家傑、余若薇等在內的助選團士氣高昂地在台上致謝。豈料短短兩年間,泛民已經一盤散沙。此番情景不由令人慨嘆政治一日都嫌長。

3,國際媒體對香港關注度降

每次選舉的投票時間一結束,傳媒的焦點就會立即轉到點票中心,派記者到場直擊整個點票過程,即時更新每名候選人所得票數。2016年,本港社會的政治氣氛緊張,位於調景嶺體育館的點票中心也如臨大敵,入場的記者都要出示證明文件登記,多個網媒及學生刊物記者均被拒進入新聞中心。

相比兩年前,今次新聞處放寬了對傳媒的限制,除了准許網媒記者進入傳媒區採訪,像我這些沒有携帶記者證的媒體人,只需拿出名片登記,也可以順利進入會場。但值得注意地是,兩年前一些歐美通訊社有到點票中心現場報道。今次我走遍全場,只看到日本一間電視台,不見有歐美國家媒體。

理論上而言,今次補選是北京對港政策日趨強硬後港人情緒走向的一個「測溫計」,可國際媒體的關注度偏低,似乎亦印證了我近年的一個看法:在外媒眼中,除了港獨/主權問題,香港其他議題已罕能登上國際報章的版面,這也側面反映出香港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正在逐漸下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政界中人因此分析,北京對這次香港立法會補選可能會採取折衷的方法,即允許多於四人參選,但四個議席之中有數個名額會是內定,其餘議席則由其他參選人公平角逐,候選人必須靠個人實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戴慶成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