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致95後的畢業生 入Big 4還是不錯的!

2018-12-12
梁和
美資金融公司資訊科技總監
 
AAA

WhatsApp Image 2018-12-12 at 12.26.47.jpg

今時今日要找一份工作不難,香港失業率算得上是全球最低的一個組別。有些畢業生埋怨說,怎麼都進不了大公司的 MT,又未有幾萬元一個月的工作。有些年輕人不願意捱苦,也不特別想在中小企打拼,結果在頭幾年轉來轉去,沒有很大的得著。也許,你以為我介紹大家進 Big 4是有心嘲弄,其實不然。

相關文章:

徐如林:社媒聆聽將取代公關工作?

周綺萍:如何向公司爭取多點加薪?

政府工 VS 會計行

最近在中環上班的路上,遇上大學認識的兩個朋友。朋友 J 現時在政府工作,負責為政府部門做些庫務審計,月入約八萬,另加一萬多房屋津貼。他之前在 KPMG做過幾年,又在EY待過一下,曾經為金融機構進行核數工作。工時當然非一般的長,但有了專業資格,前幾年儲夠錢買了房子,閒時到日本和澳洲走走。

另一個朋友 T ,只在會計行留了二年,之後成功投身了他最有興趣的分析員行列。有了會計的基礎,對數字的敏感度,不論是中資行還是外資行,他慢慢在業界建立起名聲。在證券商當分析師一點也不比在會計行工作容易,有時要即日來回新加坡,有時要到北京與客戶展開漫長的會議,但收入豐厚,也累積了不少人脈。

為何拿著一萬多薪水跟公司賣命?

很多畢業生都會覺得,何以要在 Big 4 由低做起,拿著一萬多的薪水跟公司賣命,其實經驗和知識是一點點累積的。成功與安逸,回報與輕鬆,從來都不能夠並存,要麼就用時間和青春換來成績,要麼就安於現狀不抱怨。說到底,Big 4的經驗是讓人明白如何認真面對數字,處理與資深客戶的關係,以及累積在金融領域的經驗。

在網絡上打Big 4,多數是一大堆負面的文章,但有一句都是真的,在那樣的國度走一轉,是有著好處的。當然,如果身體真的捱不住,我會建議年輕人做一年就好,大概掌握行業運作,就可以轉行。但最理想的,還是升到AM,完成了專業資格,到時選擇工作的機會就多很多。把握好年底的招募,如果能夠爭取到明年初有聘書已是很不錯。

筆者當然也不忘勸勸勞工處,多向Big 4 的僱主提供建議和指引,不要讓員工每個星期工作超過80小時,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不代表工作效率低,反而能夠提升專注度和對公司的歸屬感。

延伸閱讀
  • 本地人才,特別是年青一代其實機遇處處,除了深圳及大灣區外,近年本港智庫風氣旺盛,不少才得之士亦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

    李彥儀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