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以「基層醫療」解決人口老化

2019-01-02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hos1.jpg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 廖美香

有一次,家人將精油誤用為眼藥水,把左眼弄得滿眼通紅。我陪伴家人去大埔醫院看急症,醫生急忙問道:您是滴了什麼進眼睛?滴了多久?痛不痛?快拿出來看看誤滴了什麼東西?醫生一連串的發問,緊握雙拳,發聲愈問愈大,愈問愈急促,急得快要跳起來,其身體語言告訴我:他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比我們更著急。當時我真的擔心這位胖胖的急症科醫生心臟病發,一方面敬佩他對病人盡責辦事,另一方面我看見後面候診的人龍,也就明白他不得不著急了。

急症室醫護人手緊張,病人排長龍,是香港醫療弊病的一個側影;市民輪候專科過長、病床不足、診治無門 ..…….早已怨聲載道。令人驚訝的是,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半數病人入院,其實是可以避免的;由此可以反映香港醫療制度積弊甚深,有必要大刀闊斧進行全面改革。

由「偏重住院」改革為「以人為本」醫療制度 

香港現行醫療體系問題的癥結是以住院為本,側重偶發及急性疾病的醫療制度。報告認為,應予徹底改變,建立以人為本的醫療制度,針對慢性疾病,提升市民預防意識,從而減少入院機會。報告尤其提倡「基層醫療」,為每個市民提供全面醫療護理服務,讓人們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得到全面的關懷和診治。 

所謂基層醫療,並非指涉為基層勞苦大眾而設,而是指醫療體系最基礎的一層,主要是做好「預防」疾病,尤對慢性疾病進行評估及檢測,實行護理及復康工作。病人一旦需要由專家診治及住院,便走進第二、三層醫護服務,由康健中心轉介地區網絡的醫護人員接手醫治。

目前本港社區也提供門診醫護服務,但尚沒有實行家庭醫生的制度。推行「家庭醫生」的好處是病人可以獲得固定醫護人員長期跟進觀察,對患者治理有延續性,效果料必較佳。英國是實踐「基層醫療」較成功的國家,特點是實行「一人一醫生」,政府鼓勵市民各自在社區找得一位普通科醫生專門跟進,該國近六千萬市民受惠於該項服務。普通科醫生並為病人協調住院需要,也忠告其在社區內使用適切的醫護服務,由此促進大眾健康,令資源更有效地運用。

以糖尿病為例,本港估計有逾70萬名病人,有的糖尿病人自覺意識強,願意參與病人組織尋求支援。但對許多糖尿病人尤其老弱病友,即使認識到節制飲食的重要,但未必著力嚴格執行,因而可能導致病情惡化,釀成急性併發症,甚或腎功能急降、失明或糖尿腳,最終要向醫院求醫。如果基層醫療得以實踐,病人可獲醫護人員跟進病情,定期到健康中心檢查血糖、諮詢護理,注意做運動或聆聽相關講座,由此可以預防病情惡化,減低進院求助的可能。

本港於2017年已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擬在各區實施康健中心。政府將於2019年第三季設立以基層醫療為中心的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現正處於試行階段。基金會認為,待試行成功之後,除了把該中心的模式進一步擴大至各區之外,並應確保配合醫社合作,期望基層醫療醫生、專職醫療人員、社福界和非政府組人員之間進行跨界別合作,務求醫療及社區務之間的護理得以持續和無縫銜接。此外,政府也應重新探索私營界別在基層醫療、慢性疾病管理、長期護理等可扮演的作用。 

基層醫療,減低住院需求

傳統著眼於以醫院為中心的急症護理,已不適合於本港人口老化社會。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長者人口由2016年的116萬(佔總人口的16.6%)上升超過100萬至2036年的237萬(31.1%)。可以預料,醫療需求將愈見殷切,因此有必要在需求的源頭上盡快遏止。基層醫療便是最適切的制度,港府應加快資源調撥,增加醫護人手編配,著力實踐;否則,當前繃緊的醫療服務,只會雪上加霜,我們不得不予以正視。

 

延伸閱讀
  • 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對醫療系統的依賴只會有增無減。面對這「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如要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可持續醫療服務,「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實為重要的一環,政府需考慮投放更多資源至有關服務。

    周尚明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