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觀察/福島的「核病」治好了嗎(四)

2019-02-11
黃匯傑
資深傳媒人
 
AAA

OK.png

廢棄的房屋被繁茂生長的樹枝和雜草掩蓋

福島考察最後一站,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在,第一核電廠周邊地區變成甚麼模樣了?在電廠工作的人與鄰近地區的居民,過著怎麼樣的日常生活?電廠周邊地區的復原與重建怎樣了?這是筆者一路想看到的問題。

這次坐車經過地是福島縣富岡町,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20Km半徑圈內,地震以後曾被指定為「回歸難區域」。筆者坐車去核電廠的途中,所看到的是廢棄的房屋被繁茂生長的樹枝和雜草掩蓋,一路上荒涼無人煙。輻射區周圍村莊的很多水源因為輻射而不能再用,海嘯和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到處都是,感覺那場海嘯如同就在昨日發生一樣。路旁的景色完全停留在了八年前,看來福島的復興之路還很漫長。

系列文章:
福島的「核病」治好了嗎(一)
福島的「核病」治好了嗎(二)
福島的「核病」治好了嗎(三)

記得八年前,311那天,筆者還在香港某報社任職。午飯後,我們大家看着電視新聞播放地震後海嘯衝擊這裏,那時候感覺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真的非常渺小!今日,親臨現場仍會想起當時的恐怖情形!現在的福島核電站附近、如同一座死城,充滿荒蕪與廢棄的詭異氣息。

OK10.png

從距第一核電廠20公里開始,就能不時的看到大量黑色垃圾袋堆積於道旁田地

筆者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路旁,看到一堆堆的黑色塑料膠袋,這應該就是臨時保管區根據要求,這些污染物會先運送到臨時保管去放一定時間,然後再運到中間儲藏區。  

據説,福島縣的中間儲藏區設置在福島核電站附近,佔地超過一個羽田機場,花掉日本政府一萬億日元。在這樣的儲藏設施中放30年,經過銫的一個半衰期,輻射值會降到一半。不過,之後的解決方案該如何做?日本政府自己都沒搞明白。

OK3.png

這是除污染作業後堆積起來的污染土

核電站附近的鄉村早已成為禁區,日本政府封閉了環境輻射超標的村鎮和道路。只有一條國道公路可穿越,從距第一核電廠20公里開始,就能不時的看到大量黑色垃圾袋堆積於道旁田地,這是除污染作業後堆積起來的污染土。據日本環境省統計,截至2017年初,污染土等廢棄物總量已超過1500萬立方米,雖然有關方面已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規劃了一個可容納22,000立方米廢棄物的過渡性儲藏地,逐漸將分散於各地的廢棄物集中保存,但最終如何處理核污染廢棄物依然沒有結論。

OK2.png

一路上荒涼無人煙

撤離命令已經解除,由日本復興廳、福島縣政府、富岡町和大熊町公所聯合進行的調查發現,只有不到 15% 的家庭想要返鄉。一些基本的地方建設,例如醫療設施和購物中心都還沒有重建。 

車子行駛了90分鐘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資料館,按照要求我們所有人要把相機、攝像機、手機、電腦、香煙、隨身擕帶的喝的東西全部留下,不準帶入核電廠。在這裏再轉坐專車去福島第一核電廠,到達核電廠後,我們先進行登記個人身份,驗明正身後,再經過嚴格的入關檢查才能進入到裏面。

首先,安排我們大家一起來到員工的飯堂吃飯,筆者留意到絕大多數的員工,也許因為大家每天都是地下工作的原因,面色灰白,沒有朝氣!也許是筆者自己有心理陰影,但總感覺陰森森的。飯後,大家去到七樓的休息室聽取福島第一核電廠負責人阿部 賢治對廢爐方面的介紹。

日本福島的三一一核能事故迄今已近八年,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事故後的處理現況,一直是民眾難以理解但仍持續留意的主題;阿部 賢治介紹的內容主要是我們將要參觀的路綫圖,1-4號機的狀況,港灣內外的放射性物質濃度的變化,污染水和原子爐循環冷卻的概念圖,污染水對策的三個方針,勞動環境的改善等等。

為了不能只聽一面之詞,筆者來福島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尤其是學習了一下2016年出版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的原文版,其內容所包含的重要資訊極具參考價值,內容足以滿足大眾對於核電廠現況的各種疑惑。

此書的作者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獨立調查研究專案(另稱『廢爐研究室』)人員以及本書協同作者吉川彰浩。

OK4.png

廢棄的房屋被繁茂生長的樹枝和雜草掩蓋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爐現場:拆解廢爐的各個技術環節,是備受矚目的,首先對「廢爐」與「除役」做點說明。在日本,特別是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主要涵蓋三項工作:一、是確認污水對策,二、是移出熔融燃料殘渣與正常用過燃料,三、是拆除與善後。這其中只有第三項被稱為除役,除役是廢爐的工作項目之一;福島第一核電廠正在進行的污水處理與燃料殘渣取出作業也稱為除役。

書中介紹了廢爐主要的三項工作,熔融燃料殘渣生成的原因,扼要敘述了核能發電的原理以及反應器爐心熔毀的肇因。接着針對發生事故的四部機組,以圖表並茂的方式分別說明事故狀況、機組現況與目前面臨的課題。重點在於根本沒有謠傳的核爆,而是高溫下鋯水反應產生的氫氣爆炸,導致一、三、四號機的上層結構與屋頂毀損,二號機有氫氣產生但沒有發生爆炸。

廢爐所產生的垃圾哪裡去?是非常引人關注的話題,書中特別繪製了垃圾流向地圖。面對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理,等待放射性核種的活度經歷數個半衰期而自然衰減,並將其保管在安全且穩定的狀態下是唯一的辦法,而盡量減少垃圾的製造也是廢爐作業的重點。

OK6.png

路旁的景色完全停留在了八年前

書中提到,電廠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大量污水的處理,不是燃料殘渣的取出作業,也不是工作人員的輻射暴露,更不是後續無法預期各種天災人禍……廢爐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通常愈是看不見的怪物,反而愈是駭人。這結論太可怕了!

OK7.png

路旁的景色完全停留在了八年前

下一節,讓我們深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這場世界級事故的核心,觀察廢爐現場的實情,一同思索核能與人類命運的現在與未來。

(待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福島核災難已經發生超過12年之久,日本一直把核污水排放到海洋硬說成唯一選擇,可是卻未有就當中的安全性提供足夠的科學和事實依據。近日,有報道就指福島核電廠附近捕獲的魚類輻射水平超出日本標準的180倍。東京電力公司對此未能「解話」,在未能徹底解決安全隱患之前,世界各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必須攜手阻止日本,不能讓它為了減少對自身國土污染的私利,而要全人類一同「埋單」。

    吳子倫  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