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定:新時代改革開放下的粵港澳大灣區

2019-02-14
陳定定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
 
AAA

bayy.JPG

作者:陳定定、顏昊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於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重大意義。根據本月對外發佈的《四大灣區影響力報告(2018):紐約·舊金山·東京·粵港澳》,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影響力指數排名第3,高於東京灣區,排在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之後。其經濟影響力位列四大灣區之首,創新影響力和形象影響力排名第二,文旅影響力排名第三,宜居影響力排名墊底。因此,我們不僅要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傲人的成績,也應重視其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進一步激發這片新時代擴大對外開放「試驗田」的活力。

改革開放經驗的借鑒深化

40年前,廣東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40年後,廣東又肩負起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全新歷史使命。如何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這不僅需要借鑒以往的改革開放經驗,更要在此基礎上深化創新。豐富的改革開放經驗是廣東的天然優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解放思想、大膽嘗試,勇於解決與發展不適應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法規制度束縛。同時,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建設大灣區更應深化改革開放經驗,在改革的基礎上「再改革」,在開放的經驗上「再開放」。各地對於如何借鑒與深化改革開放也提出了具體想法。今年廣州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構,完善穗港、穗澳對接合作機制,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努力在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江門則積極推進澳門與江門跨境合作實驗區,深化銀湖灣濱海新城規劃;謀劃打造江珠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建設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起點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於廣東改革開放新探索、大灣區經濟新發展、國家加快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起點。

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的總牽引。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誌之一,體現了敢為人先的「排頭兵精神」。進入新時代,廣東繼續抓住機遇深度參與全球化,有助於形成一批更大更包容更國際化的開放平台。在推動全面開放過程中形成的體制機制系列化創新,使得廣東對全球吸引力不斷增強。

bay.JPG

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將輻射和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發展。改革開放初期,港澳成為內地「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通道,是內地對外聯繫的窗口與橋樑。進入新時代,港澳將繼續加強與內地的金融合作,協助大灣區城市吸引外資和擴大對外貿易,促進金融服務和資金流動,激發大灣經濟增長活力。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粵港澳將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補,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粵港澳大灣區推動我國加快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當前國際貿易局勢趨向緊張,為我國對外開放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對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利用特別行政區、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平台,探索更為開放的經濟模式,深化跨境、跨制度的經濟合作,同時促進了城市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文化交流融合,推動我國對外開放邁向新階段。

 

陳定定

陳定定,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著名社會智庫海國圖智研究院創始人兼院長,曾任國際研究學會(ISA)亞太區副會長(2014-2018),現兼任德國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霍普金斯大學SAIS學院客座研究員,著名國際問題英文雜誌《外交官》的專欄作家。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關係理論、中美關係、中國外交和國際公眾輿論等。

顏昊嘉

顏昊嘉,海國圖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現為研究院中文出版物《美國政治追蹤》執行主編、英文出版物《中國與世界》(China and the World)編輯。曾於新京報發表文章《「賣菜郎」韓國瑜何以成為台灣政治「新網紅」》。研究興趣:美國內政、女性主義。

 

(本文原載於光明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現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絕對沒有相對優勢了。如何自處?如果還是決定去大陸,大灣區,或者上海工作,必須要掌握甚麼呢?我覺得必須要準備三方面

    梁觀誠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