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培力:是蒙娜麗莎,還是特洛伊的海倫?

2019-02-18
金培力
獨立學者
 
AAA

a339c900c7cb3d8c53f4a58c626d0a9f.jpg

中國電子巨頭華為的「形象代表」孟晚舟,她在溫哥華意外被捕後的上相照片讓人聯想到蒙娜麗莎迷一樣的眼神,它所傳達出的更多是困惑迷茫,而不是恐懼。

美國要求加拿大官員在這位中國最知名女高管經停溫哥華轉機前往拉美的時候將她逮捕,他們按協議執行了。

到目前為止,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這個神秘且超極富有的女人身上。她在眾人面前驚鴻一瞥,從未發聲,這增添了她的神秘感。這是一個帶着幸災樂禍色彩的人性故事:美國的單邊執法讓一個自命不凡的名流雖遠必擒。

蒙娜麗莎的模樣和一個撲朔迷離的案件很搭,但如果它引爆其他的事情呢?真正令人擔心的是,中方和美方的政治愚蠢會把孟晚舟變成另外一種美女,一個現代版的特洛伊的海倫。

中國願意付出多大代價把她換回來?美國有多想把她引渡到美國?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將決定,她因逃避制裁的刑事罪名而被引渡這件事,是否會挑動兩個心神不安的對手陷入冷戰式衝突,或者甚至是熱戰。

事實上,孟晚舟的被捕不僅驚動華為,也動搖了人們對美中兩國用文明和建設性手段解決兩國分歧能力的信心。這對貿易和避免貿易戰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孟晚舟的超級富有難免成為人們的關注點,而她溫柔的外表和性別也同樣引人矚目。有多少女性能進入強大企業的頂層?又有多少華爾街富有的高管因為2008年幾乎搞垮美國經濟的金融不法行為而被捕?對美國政府來說,要想爭取民心,確實不能讓媒體把焦點放在孟晚舟的個人魅力上。這個故事必須轉到華為這個非個人的企業巨頭上來,而孟晚舟只是人質代表。特朗普政府和美國的各路安全專家為逮捕行動進行辯解,而且,彷彿是為了暗示,一個編造反華為故事的作坊產業在一夜之間出現了。

據Politico網站報道,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在推特上表示,華為是「一家披着電信公司外衣的共黨間諜機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馬克·沃納聲稱,很明顯「華為和中興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一些新聞媒體從官方消息中尋求線索,另一些只是隨大流,因為突然之間,出於媒體的從眾心理,說華為壞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信息很簡單:華為是騙子和間諜,華為必須被制止。

即使「灰夫人」——《紐約時報》也緊盯着華為不放。它發表的文章談到華為的「狼性文化」、制裁欺詐,以及對歐洲可疑的魅力攻勢。華為在主流媒體和電視廣播中受到了一致攻擊。

在混亂的貿易戰中,逮捕行動和媒體鋪天蓋地的偏見顯然讓北京憤怒不已,它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發出猛烈抨擊。與尋求閉門解決敏感爭端的習慣做法不同,中國政府公開表達了憤怒,它的誇張和煽動性實際上開始讓人相信,孟晚舟確實在為政府部門做事,華為確實在為中國的網絡安全委員會服務。公平地說,美國科技公司與美國政府合作也不是什麼秘密,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硅谷公司會感到一絲恐懼。

但當北京開始拘捕一個又一個在中國的加拿大人,它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這看上去是在劫持人質,讓人聯想到無情的戰爭。如果把綁架有關人員作為政治棋子,那真是既可恥又令人膽寒。

顯而易見的劫持人質之後,一名加拿大人被殘忍且不同尋常地被判死刑,此人正就毒品指控的嚴厲判決進行上訴。這標誌着迄今為止雙方爭執的最黑暗階段。雖然從理論上說,中國遭人非議地懲罰加拿大人可能是巧合,而不是以牙還牙,但正如研究中國法律的學者唐納德·克拉克在《華盛頓郵報》令人信服地指出的那樣,中國外交官草率的胡言亂語和媒體的評論表明,這些加拿大人是有意被挑選出來的。

面對來自北京的報復性威脅,美國得意洋洋地宣稱它有權要求正式引渡。另一隻鞋子落地了。挽回面子的機會來而復失。如果美國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孟晚舟的拘留令本應在月底到期,危機本應得到緩解。

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曾在一些即席評論中表示,引渡既不可取也不是確定的。麥家廉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曾在議會代表過一個有很多華人的選區。他在與一位想拿到獨家新聞的記者吃點心時,隨意吐露了自己的想法。他表達願望的言論(類似引渡並不是不可改變的),以及「把整件事放下不是很好嗎?」這種話,被報道了出來。很快,美國和加拿大的反華強硬派對這種破壞性軟弱立場既震驚又惱火。他的和解言論表明,美國和加拿大的立場之間有罅隙。為此他被解職了。

美國國務卿約翰·博爾頓對伊朗和中國是好戰的鷹派,也是整個陰謀的策劃者之一。他用膚淺的機會主義說辭來框定華為爭端和貿易戰,他告訴《華盛頓時報》,中國正在將其財富轉化為軍事能力,因此經濟戰也是競爭的一部分。

如果美國有選擇地羞辱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華為,只因為它是一個可怕的經濟競爭對手,那麼這件事就代表美國外交底線的新低,並且首先讓人質疑逮捕孟晚舟的合法性。

《紐約時報》2019年1月26日發表大衛·桑格的報道,其中引用了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的消息,即美國國家安全局已經滲透到華為在深圳的總部。這是對故事裡的中方做出的遲來的讓步:

「美國人過去企圖對華為所做的事,正是他們現在擔心華為將來會對美國所做的事。」

這個對本案極其簡明扼要的總結,凸顯美國的政策立場不僅虛偽,而且是基於假設的虛偽。因為它表明那些華為還不曾做過的事,美國已經在做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華為就是由於還沒有犯下的將來的罪行,而站在了槍口之下。

緊張局勢的醞釀有增無減。如果有神秘面孔的華為能讓上千艘船發動,那就讓它們是運送手機的貨機貨輪,而不是帶着導彈的飛機和驅逐艦吧。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