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 香港電影如何重返星光大道?

2019-02-27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c911fcd8-aa55-4179-9fa5-77e4f5cbccc5.jpg

財爺一年一度的預算案是香港市民關注的熱點,今年也不例外。上午剛出爐的報告,午飯時段已是中上環大街小巷上班一族的談資。筆者適逢與電影圈中人茶敘,希望從這個角度「指手畫腳」點評一番。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將在19/20年度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算是兌現了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作出的承諾。但僅憑這筆款項,真能幫助漸漸失去光輝的香港電影再次踏上星途?業界似乎不以為然,有人認為政府扶持電影業的力度遠遠不夠,「把吊鹽水當成盡責」。

十個億對一般市民是天文數字,但以政府對產業的支持而言,可謂小氣,是聊勝於無的雞肋。姑且不論財爺所言的「支援本地電影業再創高峯」,就連「支持本地中型預算電影製作」也是僧多粥少。按照現在的行情,500-600萬港元的預算,充其量只能說是小本製作。在大陸,一部投資兩三千萬人民幣的電影,才屬於「中小型片種」,可觀性略高的至少要八千萬至一億元的製作成本和發行費。至於能夠稱得上「巨製」的荷里活式大片,如今的香港電影人想都不敢想了,除非學吳宇森一樣去美國或中國大陸闖蕩江湖。

由於預算捉襟見肘,近年來香港電影圈多了「拍博頭」式的友情客串,類似曾志偉、余文樂收取象徵式片酬的《一念無明》,或者是鄧麗欣只取車馬費的《藍天白雲》。但這種熬義氣之舉,不符合電影業發展常態。

當然,拍電影多是市場行為,政府撥款屬於公帑,理應慎批慎用。但既然夢工廠有助樹立「香港品牌」,政府亦不能完全考慮「商業上可行」才出手資助。譬如,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及張曼玉等主演的《阿飛正傳》,監製鄧光榮當年投資了4,000萬,只有900萬的本地票房,從投資角度來看當然是慘淡收場。但《阿飛正傳》揚名國際,成就王家衛的同時,亦擦亮了香港招牌。

1.jpg

《阿飛正傳》宣傳照

事實上,從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開始,海內外很多人知道香港,往往是從電影開始的。近如大陸、台灣和東南亞,遠至非洲、南美,都交口稱讚港產的警匪片、功夫片和鬼片。香港最初形象的樹立,不是靠金融和地產而是香港的電影和流行曲。

香港曾經號稱東方荷里活(大陸叫好萊塢),不是浪得虛名。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平均每年製作逾100齣電影,八成是本地製作及聯同台灣合拍的電影,產品風靡海內外。

筆者日前與台灣著名導演梅長琨茶敘。他在業界以「高度重視投資回報」著稱。但他亦認同,高票房只反映電影的商業性,本土情懷、藝術價值容易被忽略,這也是歐洲諸國許多電影與美國荷里活風格迥異的原因。

梅導演認為,如果政府認同電影有助推動本土文化,並為此為己任,「理應出錢」。電影作為創意產業,能夠促進旅遊等整條產業鏈的發展,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海角七號》都是打響拍攝地知名度的例子。馬田史高西斯拍完電影《沉默》後,台灣觀光局隨即把拍攝場景陽明山以及花蓮海岸線剪輯成短片,向美國民眾宣傳台灣旅遊之美。

除了善用公帑,政府還可以做得更多,參照一些海外經驗。譬如歐洲籌集電影資助基金均各施其法,法國抽取電影稅撥入國家電影局基金用以本土創作;英國從1995年開始就以博彩稅資助電影發展。韓國電影跟香港一樣,也是在九十年代陷入低潮,當地政府於是成立「電影振興委員會」,把電影列為重點扶植產業。今時今日「韓流」能夠席捲亞歐美,絕非偶然,而是多年來韓國政府扶持電影業結出的碩果。

41d961d9-c619-414a-9a9f-fdfac098ce82.jpg

尖沙咀一條星光大道,為香港吸引了多少眼球,創造了多少價值?筆者認為,這個邏輯,與特區政府願意出錢興建高鐵或港珠澳大橋同理。振興電影工業,把它打造成為香港的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顯然為港人所樂見。希望政府的支持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

 

延伸閱讀
  • 日前陪內地來港朋友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看展,在演講廳前被工作人員熱情邀約觀看免費的電影《金門銀光夢》。影片是十年前拍攝的講述第一位華人女導演伍錦霞的歷程,隨着影片的播放,我們完全沉浸在這部紀錄片的情景中。

    薩日朗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