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遊HKD:【深水埗出發】輕鬆漫步嘉頓山

2019-03-07
山遊HKD
Hiking Knowledge Discovery
 
AAA

圖1_嘉頓山.jpg
嘉頓山


上山唔一定等放假,放工都可以照上山!嘉頓山,乃深水埗區的「小後山」,高度只有90米,沿樓梯上頂部,只需十分鐘。

相關文章-
山遊HKD:【奈良出發】 若草山探鹿摸芒草 
山遊HKD:【東涌出發】迷人夕照牙鷹山 
山遊HKD:【大圍出發】道風指路大帽山

無論石硤尾或深水埗港鐵站,皆是理想的出發點,只要朝著嘉頓中心對面馬路的美荷樓青年旅舍走,相信迷途的機會接近零。

圖2_長沙灣.jpg
長沙灣

圖3_石硤尾邨.jpg
石硤尾邨

這個小山丘,原名為窩仔山或主教山,因鄰近嘉頓中心而漸被稱為嘉頓山。黃昏時,山頭總會見到一家大細、情侶或「龍友」,只因夕照深水埗實在太迷人。由西面的長沙灣、深水埗,至東面的石硤尾甚至九龍塘遠景,不足百米高的嘉頓山,絕對不會令大家失望。

圖4_嘉頓中心.jpg
嘉頓中心


「嘉頓」二字究竟從何而來?嘉頓公司創立於1926年,根據公司資料,當時還是小伙子的創辦人張子芳及其表兄黃華岳,下班後在香港動植物公園傾談開麵包店的計劃,因此以「Garden」命名。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嘉頓中心,去年獲城規會通過,拆卸重建為25層高的大廈,但須保留鐘樓上的鐘、外牆上兩個「麵包師傅」標誌,以及「Garden」品牌標誌。

圖5_白田邨一帶.jpg
白田邨一帶


眼看嘉頓山下,卻有無數故事。現今的石硤尾邨、白田邨一帶,在1953年仍是木屋區。當年的聖誕,白田上村、下村等經歷六小時大火,2500多間木屋,約5.8萬人受災。翌年,當局興建包寧平房安置災民,同年年底首批六層徙置大廈在石硤尾邨落成,共有八幢。

六十年代,逾百萬市民居於徙置大廈及寮屋,促使政府加快興建廉租屋的速度。1969年,當局重建石硤尾、大坑東及李鄭屋三個最舊的徙置區,因此興建白田邨,首批落成第四至六座。

1971年,港督麥理浩提出十年建屋計劃,誰又會想到,公屋醜聞已埋下伏線。

因有承建商偷工減料導致樓宇結構出現問題,八十年代,當局先後清拆白田邨14至17座,再重建成翠田樓、潤田樓、裕田樓及富田樓。當年有「26座公屋貪污案」,今天的香港,是否清廉得多?

上山位置:石硤尾巴域街美荷樓
上山時間:10分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陪我渡過了幾十年的繁囂,終於在疫情下千瘡百孔,令人生悲。不過,我的廚藝在大門中卻每有精進,今天烙餅、雞蛋炒香椿,播放着鄧麗君的「讓心兒圈起你 (1980)」,一下子又墜入回憶的長河。

    王運豐  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