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機遇本來就是給少數人的

2019-03-18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dd.jpg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之後,香港官員熱捧、傳媒熱議,但我發現不少論者用「官熱民冷」來形容香港整體社會對大灣區的憧憬。早前有調查指,3成青年願長駐大灣區發展,於是很多人就說,其實大部分的香港青年還是排斥常駐大灣區嘛。

3成少嗎?大灣區規劃綱要只是公佈一段短時間,我相信這些回答願意常駐大灣區的三成青年入面,大部分也對珠三角9個城市知之甚少,他們只是抱著一種對未來的憧憬。短時間內竟然有3成人回答願意去一個地方常駐,這也算少?那麼大家覺得要多少成才算多?9成?那香港豈不是成了空城?如果真的有3成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那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

機遇本來就是給少數人的,敢於吃螃蟹的不會是多數。廣東人傳統智慧——眾地莫企,如果調查指八九成人打算常駐大灣區內地城市,我反而嚇一跳。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大灣區跨城的民生政策、交通配套仍在完善當中,整個灣區建設也是一個跨越十幾年的進程,不需要太著急於一時。

機遇本來就是給少數人的,這句話在科技越發達的年代越是如此。在農業社會,大家都耕田種地,農業上的發展例如引進新物種,可能很高比例的人都可以參與,因為大家都有土地、都有雙手雙腳,差別不大。只要你願意,機遇都是可以把握的。到了工業社會,門檻稍為高一點了,你除了勤奮,還需要一點本錢。典型的工業機遇年代是80年代開始的珠三角,相當比例的農民都在那十幾二十年間「洗腳上田」開廠做實業,那個年代也一去不復返了。到了互聯網年代,能夠把握機遇的人,所佔的比例就更少了,你能想到誰?朱克伯格、馬雲、馬化騰……互聯網是贏家通吃的年代,除了這些天之驕子,當然還有許多沒有笑到最後的人。但總體而言,能夠把握互聯網機遇的人,比能夠把握工業化機遇的人,比例小多了。

大灣區是建設創新科技,未來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吳桐山毫不懷疑,技術越往先進的方向發展,能夠把握創富機遇的人只會越少,而不是越多,因為門檻太高了。

當然,從民生的角度而言,大灣區還給予港人改善生活的大空間,例如退休後到其他城市住得更寬敞,這不需要很高的要求。但對於把握這種生活機遇的人,大可以留待政府完善相關政策配套之後,謀定而後動,何須現在就急急忙忙打算常駐大灣區內地城市呢?

大灣區可以溝通內地9個城市和港澳特區之間的資源和人才,發揮各自的更大作用,絕對是一項德政。但不要錯誤理解為這是一個可以讓大家都發達的機會,更不能將機遇看作是「惠民措施」,這種錯誤認知要糾正。

香港需要做的,是一方面盡快與內地城市溝通融合政策,包括人貨通關、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方面;另一方面是以更開放的心態迎接內地人才和技術,當有一定比例的人才去了外地施展,我們又如何吸引外地人才來港大展拳腳呢?

 

文章轉載自《橙新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