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麻疹來襲,香港曾經是疫埠

2019-03-26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HEALTH0.jpg

時事短打  鮑渤

今年迄今,香港已經爆發20宗麻疹,衛生防護中心形容「不尋常」。匯聚全球遊客的機場更成為容易「中招」地點。機場工作人員,如機組人員、行李處理員、機場餐飲及保安等,更有機會接觸來自麻疹爆發地區的旅客。過去一個月,機場員工傳染麻疹個案共有5宗。

復活節長假將至,外遊市民大增,傳染病的風險陡增。譬如,港人度假最熱門地之一的日本,今年首十個星期已有最少304宗麻疹個案,超過2018年及2017年全年。其中發病率高危地帶,恰是港人常來常往的大阪府、東京都和愛知縣等。

日本對麻疹認知已久,受害亦比其他亞洲國家深重。其歷史文獻屢有記載的「赤痘」,就是麻疹。平安年間,「赤痘」在首都爆發並擴散全國,造成眾多貴族死亡及政治動亂。江戶時代,天花、麻疹和水痘俗稱「三病」,百姓視之為比地震、海嘯更恐怖的天災,聞之色變。

麻疹似乎很可怕,因可透過空氣傳播,病毒可輕易藉由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傳染周邊的人,亦可藉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傳染。如果和麻疹患者共處一室,九成人在沒有免疫的情況下,會有極高機率得病,潛伏期約一個多星期。

也許是造物主的安排,人類是麻疹病毒在自然界寄生的唯一載體,迄今未在其他動物身上發現。麻疹每年在全球影響約2千萬人,主要在非洲和亞洲的發展中地區,造成疫苗可預防疾病中最高的死亡數。

也許又是造物主的另一神奇安排,麻疹在人體只能存活一次。換句話說,一個人一輩子只能得一次麻疹。所以說,未患過麻疹、未接種疫苗及接種疫苗失敗者,是麻疹的高危群。

香港曾經是瘟疫肆虐的地方,瘧疾、鼠疫、天花流行。英國在1842年正式統治香港後開始駐軍,但英軍在香港的病死率(不是戰死)極高。1850年,港英部隊59團士兵,568個士兵中有136人亡,死亡率之高令人喪膽。香港的氣候與英倫天差地別,香港悶熱,且惡蚊難纏。白種人五大三粗,也敵不過海島山地的蚊蟲,直到二十世紀初,「Why don't you go to Hong Kong」還是詛咒別人的話。

現在坐落在跑馬地賽馬場一路之隔的香港墳場,就埋葬了大批死於傳染病的英國官兵、殖民政府官員,還有過去兩百多年來到遠東的西方宣教士。筆者有一次在此做田野調查,在一塊墓碑上看到有一位教會人員的生卒年月,一月中來到香港,四月因傳染病辭世,前後僅僅三個月。

又譬如,基督教巴色會最早派遣來華布道、出生在多瑙河畔的德國傳教士黎立基,對中國文化和哲學思想有深入的研究。他是個語言天才,不僅能夠講客家話,還把《馬太福音》翻譯成客家聖經讀本。他在香港結婚旋即開赴大陸,但留在香港的太太蜜月未過已患瘧疾辭世。當時通訊及交通都極為不便,等他得知消息,太太已經香消玉殞。

1894年,一場大規模的瘟疫襲擊香港,死亡者多是上環太平山區居民,港府為防止瘟疫蔓延,把屋宇夷為平地,並宣佈香港為疫埠。當時有八萬多人離港「辟邪」。至 1904 年,肆虐長達十年之久的鼠疫告絕跡。

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二月間首宗病例出現,感染個案到五月增加至逾1600,死亡人數超過200,中小學四月起停課三週以上,本港全民抗炎。市民如驚弓之鳥,至今記憶猶新,許多衛生習慣從此改寫。譬如電梯中貼每天消毒3次的告示,就是在沙士之後才有的現象。

今年一月底,大館夥拍英國Wellcome Trust合辦「疫症都市」展覽,提醒市民「疫症都市:既遠亦近」,重溫1894年到2003年沙士至今,香港社會及文化經歷的種種變化。其實,麻疹疫苗非常有效,是「防患於未然」的不二之選。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在機場在二號客運大樓第5層機場行政大樓設衞生站,為機場員工及有需要人員安排接種疫苗,值得讚許。在醫學昌明的今天,香港成了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但市民仍很有必要提高防疫意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