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消失的牛頭角海岸線 女車神無人不識

2019-03-28
 
AAA

b94a9849-a076-43b6-9e2d-eaf4664d7769.jpg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牛頭角位於香港觀塘區的西北部,在九龍灣未填海前,是伸延出海的海角,因為海岸線的形狀和一頭牛角相似,所以命名為「牛頭角」,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牛頭角建有碼頭,可從水路往來灣仔及北角。

牛頭角村乃九龍十三鄉之一,據《觀塘風物誌》所載,牛頭角從前乃九龍灣伸延出海的海角,《九龍海岸線》亦提到,牛頭角「有連綿百餘呎竹林,異常翠綠,堪為仙境」。但到60至70年代,九龍灣填海工程將海岸線變得平直,牛頭角從此成為內陸地區。

e6d431b099b7155469bc9fb916116d1d66362e91ef92f2930348085ce7101007.jpg
(圖片來源: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

全港最後一個徙置屋邨

有逾40年歷史的牛頭角下邨是香港最後一個徙置屋邨,在上世紀60年代興建,為在天災中失去家園或因舊區重建而要搬遷的家庭提供安居之所。牛頭角下邨見證60年代公屋建築發展,其中八至十二座更是首度使用預製件興建的徙置大廈。至於牛頭角下邨(二區)於1967年年中入伙,有別於50年代的徙置大廈,單位內設有獨立的浴室和廚房,而且有多種不同面積的單位,走廊較為寬闊。

W020130702794925586942.jpg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牛頭角下邨(一區)已於2003年清拆,而牛頭角下邨(二區)亦已於2010年年初開始清拆。居民大都可以原邨安置,遷往重建後的牛頭角上邨(第二及三期),樓宇以「常」字排行,六座樓宇分別配以「興、盛、富、榮、康、泰」,寓意吉祥。

牛下女車神 揚威國際

近年的「牛頭角之光」,不能不提女子單車運動員,剛在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爭先賽及凱林賽奪得金牌、亦曾在倫敦奧運奪得銅牌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

20190305031820903.jpg

李慧詩自小於牛頭角下邨長大,小學就讀柏德學校,中學升讀梁式芝書院。她曾在網誌寫到:「記得爸爸是做小販,我們三兄妹齊當上伙記,我只會賣紙巾,有一次自己一個擺檔,媽媽和姐姐去了洗手間,忽然有個叔叔走來,『告訴你媽媽,這裡不可以賣東西』,於是我拿著很重的包包,獨個兒坐在公園裡哭了。」

她本來是田徑好手,在中三時加入體院「明日之星」計畫,開始接觸單車運動,成為她運動生涯的轉捩點。2010年11月,李慧詩代表香港參加2010年亞洲運動會,先在500米計時賽,以33.945秒破亞洲紀錄成績奪金,並且擊敗衞冕的中國隊選手郭爽;後在單車爭先賽銅牌戰中,連續兩場勝出,擊敗韓國隊選手金元境,贏得銅牌,從此聲名大噪,不止成為「牛頭角之光」,更是「香港之光」。

20190302031808945.jpg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